教育脫貧是脫貧攻堅戰中的重要內容,我也曾多次赴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則、青海果洛、貴州遵義等地,深入山村學校看望支教老師,和當地老師學生深度接觸,了解最迫切的需要,也多次為貧困地區老師開講座,組織企業家為鄉村學校捐錢捐物,參與教育基金會為貧困地區建現代化的教室。
每次去貧苦地區,最大的感受就是當地的道路越來越通暢了,比如原來去遵義務川需要從遵義乘車六七個小時,現在高速公路已經建好,只需要2個小時就可以了。到日喀則和喀什都有了直飛的飛機。交通問題是造成貧困的最主要原因,國家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2020年上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大中小學生都無法到學校上學,但是國家良好的通訊基礎建設,讓遠在天邊的學生也能在線上完成學業,實際上“信息高速公路”也為當地群眾打開了新生活和新生產的空間。
脫貧工程,這個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偉大工程當中,中華民族不僅僅創造了物質的奇跡,也創造了精神上的奇跡。全體人民響應黨中央號召,以各種方式投入到這項工程當中。我曾經帶隊赴遵義務川開展了一個“務川光明行”的活動,是一個女僧人把香火錢籌起來,到務川為當地老百姓做白內障手術,隨隊的醫務專家分文不取,悉心工作,讓100名普通老百姓重見光明,可以正常開展生產生活。我身邊很多朋友都熱衷于為脫貧攻堅作貢獻。有個做鄉村馬拉松的朋友,就在湄潭做了一次茶城半程馬拉松,提升當地的知名度和拉動旅游產業。有一個朋友是初創企業的年輕人,聽說有個貧困學校圖書館沒有書,一次就捐了50個進口電子閱讀器。正因為“上下同心、盡銳出戰”,才最終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相信脫貧攻堅積累下來的物質成果和精神財富,將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更堅實的基礎,中國人民將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創造更多奇跡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