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僑聲>資訊
中醫藥走進埃及 兩國傳統醫學攜手再放光芒
中醫藥在海外 中醫藥走進埃及,兩國傳統醫學攜手再放光芒
古埃及文明孕育了古埃及醫學。古埃及醫學知識主要成書于公元前的埃伯斯(Papyrus Ebers)和史密斯(Edwin Smith)幾部莎紙草醫書,內容涉及人體結構、疾病診斷與治療等多方面內容。從醫書可以得知,除了為大眾所熟知的精神治療和草藥,古埃及人也形成了拔罐、推拿和按摩等與中醫學相似的療法,對食療的應用也很廣泛。
在科技部國際培訓項目“中醫藥臨床實踐與研究進展高級研討項目”的研究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趙靜教授與埃及醫生對中醫藥在埃及的發展歷程與現狀進行了探討,并針對現存困境提出相關建議,希望兩大傳統醫學未來能夠通過更多的合作,在全球范圍內共同推動傳統醫學與結合醫學的應用與推廣。
埃及肥胖及相關慢性病患者持續增長,針灸等中醫藥療法受歡迎
針灸作為中醫藥的主要形式,于20世紀70年代傳入埃及。從1972年,埃及成立第一家“針灸中心”,針灸因其方法獨特、療效較好,引起當地民眾的關注。1975年,埃及政府以文件形式,對中國針灸的應用予以肯定。1976年,埃及針灸學會成立。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陸續派出針灸醫生前往埃及執行教學與臨床醫療任務,這些醫生診療的患者不僅有普通百姓,還有埃及政府要員,他們為針灸等中醫藥療法在埃及的傳播與推廣作出了貢獻。
由于埃及的肥胖人口較多,因此,針灸和中草藥主要被用于減肥。其中,耳穴貼壓法這種簡便易行,經濟有效的方法被廣泛用于減肥治療中,成為埃及運用最廣泛、接受度最高的針灸療法之一。
趙靜介紹,中醫學與埃及傳統醫學也有不少“巧合”之處。拔罐療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馬王堆漢墓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記載,在埃及著名的埃伯斯古醫書中也有將熱罐置于皮膚表面以促進血液循環的記載;并且,兩國傳統醫學都很注重草藥的使用與療效總結,在埃伯斯醫書中,記載了700余種草藥處方,這些都是傳統醫學的重要遺產。
近年來,兩國傳統醫學及中醫藥的交流不斷增多。2006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代表團訪問了埃及,就針灸、中醫藥合作事宜進行了商談;2008年,山東中醫藥大學應邀到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進行訪問,并建立了在埃的首個中醫中心;2017年,“第三屆中非中醫藥國際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埃及開羅召開,就中醫藥在埃及以及周邊國家的現狀和未來、醫藥進口的相關政策法規等,進行了學術和商業探討;2019年,“中醫與功能醫學國際會議”在埃及開羅召開,旨在推進中醫藥在埃及的發展,并將其結合融入埃及的醫療體系中,上海交通大學也計劃在埃及開辦中國大學,并建立埃及中醫院對在埃醫生進行專業化培訓。同年,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派遣訪團到北京,并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簽署研究生培養合作協議。
中醫藥及埃傳統醫學使用仍然有限,兩國傳統醫學可攜手再放光芒
雖然中醫藥在埃及有了一定發展,但仍存在一定限制。以針灸為例,埃及政府以往對于針灸采取不評說、不提倡、不限制的態度,因此針灸治療一直未能納入該國衛生保健體系。政府和保險公司不為患者承擔針灸診療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針灸在埃及的大范圍推廣。同時,針灸教育及監管也應引起關注。
目前,埃及針灸門診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國家醫院的針灸門診,主要由中國醫生提供醫療服務,另外還承擔埃及針灸醫學生的帶教任務;二是埃及本地人的針灸門診,這些執業者一部分接受了在埃中國醫生的培訓,一部分是從中國留學歸國,還有少數是私授班結業者;三是在埃及開羅及其他城市陸續有中國人在當地醫院、私人診所開診或直接開設針灸門診。
近年來,隨著針灸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越來越多的埃及民眾希望了解并得到針灸治療。因此,埃及針灸從業人員逐漸增多,但他們中大部分人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中醫教育,多是在經過短期培訓后即開始行醫,使得療效和安全性都沒有保障。同樣,由于針灸操作相對靈活、簡便,針灸診療無須較大場地及過多儀器設備,因此很多診所開設在小區或居民集中之處,導致衛生防疫等部門很難確切了解診所數量及具體情況,衛生部門的監管審批要求也被束之高閣,無法形成有效監管,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針灸在埃及的整體發展水平。
埃及目前尚未有正規的中醫教育體系。埃及人學習中醫及針灸的途徑主要有三種:一是中國專家在埃開展的中醫教學,由于外派中醫專家人數有限,且多在公立醫院,因此只有少部分醫生有機會跟隨學習;二是到中國進行長期或短期的學習培訓,由于中埃兩國相距較遠,加之飲食、文化及費用因素,這部分人員也不多;三是到鄰近國家及在本地進行學習,埃及比鄰歐洲,因此一些人選擇到歐州國家進行中醫學習,并在學習結束后返回埃及行醫或辦班傳授。
這些針灸及中醫培訓班質量不一,政府監管困難等,成為目前影響中醫藥療效及在埃及推廣的主要原因。
趙靜認為,高質量的中醫藥教育是中醫走向世界、持續發展的基礎。針對目前埃及中醫藥直接教育相對缺乏的現狀,應加強兩國政府及高等院校在中醫藥教育方面的合作,通過在地及遠程教育讓埃及醫生直接進行系統、高質的學習。同時,加大該國針灸等專業學會作用,幫助其提高從業人員繼續教育水平及診所等監管。
另外,雖然針灸療法在埃及的推廣具有一定的基礎,但中醫藥及本國傳統醫學療法的使用仍然有限。由于埃及現代醫藥產業相對發達,埃及民眾生病后仍首選西醫治療。但是,隨著醫療模式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維護的轉變,以藥物治療為主的西醫學已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尤其是在疾病預防與慢性病有效管理方面,這也是很多國家將目光投向中醫藥等傳統醫學的主要原因。這些傳統醫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包括針灸、太極、氣功、瑜伽、冥想以及食療等多種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針對目前埃及慢性病高發的情況,中醫藥可帶動埃及與其他傳統療法在疾病防治、健康維護中發揮更大作用。
埃及醫學歷史悠久,對現代西方醫學也產生了重要影響。“中醫藥在養生保健與疾病預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系統的治未病理論與多樣的防治方法,在疾病預防與健康維護方面更積極、有效。因此,針對埃及目前健康衛生狀況及中醫藥基礎,應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特色,先加大穴位按摩、拔罐、太極、氣功、導引等非藥物療法的推廣。同時,注重與埃及(傳統)醫學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同開展草藥等傳統醫藥的挖掘、對比等研究工作,讓東西方古老醫學攜手,再放光芒。”趙靜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針灸 中醫藥 傳統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