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把落下的年味舞回來
新華社銀川2月7日電(記者 楊穩璽)“去年沒有好好熱鬧熱鬧,遺憾得很。今年得好好練,出新出彩,把落下的年味舞回來。”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西安鎮小河村村民曹健說,美美舞幾場獅子,為當地群眾送上獨特新年祝福,是他們一家人最大的新年愿望。
每天午飯過后,曹氏家族祖孫三代數十人都會齊聚在門前的小廣場上,練習配合,設計動作。“前打鴿子把身翻,后打回頭望月前。東打綠水開花早,南打火夏豐登好。”只見57歲的曹健一邊吟誦口訣,一邊做出翻滾、跳躍、出拳等令人眼花繚亂的動作,演示結束后,不等休息就開始一招一式指導后輩演練。
身為中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曹健最大的心愿就是讓舞獅這一技藝得以傳承。去年沒能好好演出的心結,讓他今年格外不遺余力。“從2000年開始,我們舞獅一年比一年紅火,一年比一年熱鬧。尤其是這幾年,傳統文化備受重視,現在盼來了縣里舉辦網絡春晚的好消息,怎能不讓人賣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滿足人民群眾過好年的訴求,海原縣政府將往年的社火表演搬上了互聯網,在全縣范圍內精挑細選了十余個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這一活動瞬間引燃了當地的年節氣氛。
“把落下的年味舞回來”。曹健這句話說出了廣大基層文藝工作者、愛好者的心聲。從三河鎮秉宏文化大院的豫劇,到甘城鄉綜合文化站的眉戶劇,再到關莊鄉窯兒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小品……表演者們的辛苦排練,也成了當地群眾節前的一大樂趣。
“我上學時候,曹家獅子就是我們村大年初一的重頭戲,看完舞獅后開始走親訪友拜年,已成了我們村的年節慣例。”小河村村干部王軍相說。
得益于政府幫扶,在海原縣,近年來一大批鄉土文化重新復興。“繼承和發揚優秀鄉土文化,為優秀鄉土文化提供展示舞臺,力求以文化振興引領鄉村振興。”海原縣文化館副館長陳瑜說,近年來海原縣大力挖掘培育了花兒民歌、舞獅、剪紙等一大批鄉村文化非遺典范,完成153個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扶持村民自辦文化大院90個,農民文體團隊9個。
雖然只有10歲,但曹國棟已能熟練扮演幼獅,他說:“還是舞獅有年味!手機游戲玩多了沒意思,舞獅子打拳大家一起出一身汗,那才熱鬧紅火呢。”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文化 落下 年味 味舞 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