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申城欲讓異鄉“留滬過年”者體驗花樣“年味”
中新網上海2月6日電 題:申城欲讓異鄉“留滬過年”者體驗花樣“年味”
記者 許婧 徐銀 康玉湛
“一場疫情改變了原本的計劃,2021年我留滬過年,自己放心家人安心。”在上海做鐘點工的牛女士道出了自己的心聲。
今年春節,疫情防控形勢依然不容放松,留在異地過年,怎么過才有家鄉的年味?成為這個特殊時期滬上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高校等心心念念的“大事”。
申城已正式發布通知,要求做好春節期間外來務工人員等留滬過年服務保障,讓“留滬過年”者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和深深的溫暖。
在他鄉感受“家”的味道或許也是一種難得的體驗。
上海共青團全城展開關心關愛春節留滬青少年集中行動。在北外灘的一個在建重大工程工地,一支青年攝影師組成志愿者隊伍,為工地青年拍攝照片、送去春聯。
工友周裕生是江蘇南通人。“上次給自己拍照片都是好幾年前了,我很喜歡今天的照片,想把它帶回家。”周裕生說,“以前都是回家過年的,今年響應國家號召,留在原地過年,媳婦和女兒也都能理解。”
華東理工大學今年有約600名研究生留校過春節。校方考慮到,過年,最想念的除了家人,應該就是“家”的味道。為此,華理依據留校學生的生源地情況,初步擬定了生源地較為集中地區的一些特色家鄉菜,并在線上開展“年味家鄉菜”征集活動,根據師生投票和留言制作“家鄉味道”菜肴,以慰藉留校學子的思鄉之情。
華理的10余位宿管阿姨還親手編織了100多件圍巾、帽子、手套等保暖物件送給學生。藥學院研究生小戴收到帽子和圍巾后感動不已。她說,“系上圍巾、戴上帽子身體暖暖的,心里也暖暖的,謝謝阿姨,您辛苦了。”
今年因種種原因選擇留在學校過春節的同濟大學學生超過3000人,他們對新春游園會、城市徒步、燈謎會等一系列留校學生新春專享福利充滿著期待。
“親愛的爸爸媽媽,我在學校,溫暖如家,一切安好。”同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生姜越每天早上都會給遠在哈爾濱的父母發問候、報平安。姜越的父母都是醫生,此刻依然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導師每天都會來到實驗室和我們討論課題,協助同學們設計實驗,假期里實驗室的科研氛圍依然濃厚。我也想用好假期,集中時間開展科研攻關。”
電商平臺操作、母嬰護理、茶藝……就地過年,放松之余也是學門新技能好機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自大年三十起將開展“就地過大年、技能免費學”活動,推出200多門免費技能培訓課程,滿足不同勞動者的培訓需要。牛女士告訴記者,她對母嬰護理很感興趣,希望培訓后能從事這個行業,“還是想收入能高一點”。
申城的電商平臺、商超等也在積極行動,讓就地過年者能在異鄉找到家鄉味。位于上海靜安區的大潤發大寧店內,匯集了數十個不同地區的經典過年菜式的“開運年菜”售賣區頗受關注。
“今年因為特殊的這樣一個情況,很多在滬務工人員也選擇留在當地過年。我們希望不管是來自四川的還是安徽的,大家都能夠在這些年菜里面找到屬于他們家鄉的口味”,大潤發大寧店總經理朱保山說。
“我們推出小份裝、多樣化的家鄉風味熱餐,如上海的蔥烤大排、東北的鍋包肉、北京的炒合菜、山東的糖醋魚塊等。”便利蜂連鎖便利店工作人員王丹表示,希望讓在異鄉過年的消費者也能在當地“拼”出全國“美食地圖”。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過年 申城 異鄉 年味 留滬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