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聚焦
用體育課助力青少年全面成長
2018年2月,德國下薩克森州沼澤畔小學的師生手舉寫有“體育使我們快樂。體育很好,帶給我們力量和勇氣”的標語,慶祝學校第二次獲得“體育友好型學校”榮譽稱號。德國沼澤畔小學供圖
巴西一所小學內,一名小學生正在進行足球訓練。資料圖片
在俄羅斯莫斯科一家滑冰場內,教練正帶領孩子們進行冰球訓練。本報記者 殷新宇攝
在日本東京一所小學的春季運動會上,學生們正在進行疊羅漢項目比拼。本報記者 劉軍國攝
創新課程設置,與社區、體育俱樂部等社會機構加強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體育教育環境,讓更多青少年享受運動樂趣的同時,促進身心健康,錘煉意志品格,培養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意識
巴西
每年舉辦學生運動會挖掘人才
本報駐巴西記者 李曉驍
街邊的空地上,赤腳的孩子你追我趕地踢球嬉戲;海邊的沙灘上,青少年興致盎然地進行球類運動……在巴西,這樣的場景是生活常態。巴西人從小就對運動抱有濃厚興趣,這離不開巴西對體育教育的重視。
巴西中小學校一貫重視體育課,認為體育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西教育從業者認為,體育不僅能提高青少年的創造力和表現力,還有助于促進人際交流、培養團隊精神,幫助學生構建更加完善的思維體系。1996年,巴西出臺《國家教育指南與基礎法》,規定從幼兒園到高中,體育課都是學生的必修課。
巴西在體育教育方面強調均衡發展。該國教育部規定,中小學校的體育課程設置須包括游戲、體操、運動與搏擊3個部分。在公立中小學校中,足球、排球、手球、國際象棋和籃球是體育課教授最多的項目。
巴西的中小學生大都只上半天課,學校針對這一特點為體育課做出了特別安排。除了常規的體育課之外,約2/3的公立學校還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學習舞蹈、排球等。根據該國教育研究機構半島研究所的統計,約有76%的巴西中小學生每周上兩次體育課,12%的學生每周有3次或3次以上的體育課程。
在注重運動實踐的同時,巴西的體育課同樣重視理論學習。老師在理論課上教授生理衛生知識、如何進行健康飲食和鍛煉、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一些學校還不定期舉辦體育話題的主題講座、辯論會等。
為挖掘和培養青少年體育人才,巴西各州每年都舉辦學生運動會。除傳統項目外,各州還根據自身特色,將沖浪、滑板、巴西舞蹈等納入比賽當中。在全國層面,1969年,巴西舉辦首屆全國青年學生運動會。該運動會一直延續至今,分為12至14歲和15至17歲兩個年齡組,成為該國發掘和輸送專業體育人才的重要平臺。
為配合國家對體育人才的需求,巴西一些地區在中小學層面發力。以圣保羅州為例,該州教育廳2009年規定,地區內所有小學和初中都必須設立奧運會運動項目課程。為此,該州中小學體育老師必須接受有關項目的培訓。
當前,巴西中小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仍有待改進。據統計,約有65.5%的巴西公立學校沒有配備操場。在里約熱內盧,這一比例為48.5%。為解決這一問題,里約熱內盧一些學校與周邊社區合作,利用社區資源為學生提供體育活動場地。巴西各地的足球俱樂部也對全社會開放設施,部分緩解了中小學體育設施不足的難題。
為進一步改善體育教育的硬件條件,2000年后,巴西開始推行“奧林匹克中心”建設計劃。該計劃以中小學校為中心,在周圍規劃建設門類齊全的體育活動建筑群,在作為體育代表隊的訓練場館之外,也用作青少年的體育課場地。當前,巴西政府部門、學校和社會仍在不懈努力,力求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促進本國體育教育發展。
(本報里約熱內盧電)
日本
運動會重在培養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
本報駐日本記者 劉軍國
冬日,日本的平均戶外溫度接近零攝氏度。與氣溫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小學生們高漲的運動熱情。冬天是日本小學舉辦“冬季持久跑大會”的季節。在全國各所小學,人們都能看到身著短袖短褲進行長跑比賽的孩子。隨著發令槍響,孩子們沖出起跑線,老師和家長在一旁加油吶喊,鼓勵他們“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冬季持久跑大會”是日本小學體育教育的一個特色項目。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日本全國的小學都會陸續舉辦這一比賽。比賽的賽程一般在800至1600米之間,年級越高,賽程越長。比賽以鍛煉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力為目的,很多兒童從幼兒園就開始接受相關訓練。比賽結束后,所有按照要求跑完全程的小學生,都會獲得表彰證書。
在日本的學校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中,體育課是一門重要課程。曾在小學任教多年的退休教師山榮昭二告訴記者,“小學低年級的體育課一般由班主任親自教授,主要目的是讓孩子通過體驗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愛上運動。”
日本小學每周有兩到三個體育課時。在小學一、二年級,通過較為簡單的活動和游戲,老師讓孩子們熟悉運動、學習遵守體育規則、培養協調性。小學三、四年級的體育課增加了理論內容,在各類運動課程的基礎上,老師以講義形式向學生們講解保健等方面知識。進入五、六年級,學校則要求學生掌握各種運動的基本技能。
為廣泛培養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日本小學教授的體育項目豐富多樣。除跑步、跳遠、跳高等基本活動外,還有足球、籃球、棒球、排球等各種球類運動。此外,學生還有機會學習單雙杠、呼啦圈、獨輪車等項目。很多日本小學還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報名參加體育社團,深入學習感興趣的運動。
日本四季分明,不同季節氣候變化較大。各小學也根據季節對體育課內容進行調整。日本有重視游泳運動的傳統。從1953年開始,日本游泳聯盟就將每年的8月14日定為“全民游泳日”。根據文部科學省的要求,日本全國的公立小學基本都修建了游泳池。在夏季,學校會為孩子們設置游泳課。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主要由老師帶領在水中嬉戲,習慣與水進行接觸;三、四年級學生要初步學會游泳;五、六年級學生則須獨立完成50米自由泳或蛙泳。
進入冬季,各小學就開始了傳統的耐力跑訓練課程。課堂之外,學生們利用空閑時間去操場跑步或進行其他運動,為“冬季持久跑大會”進行準備。
運動會是日本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一環。小學運動會一般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舉行,是學校的一項重頭活動。運動會以集體項目為主,包括集體舞、體操、拔河、疊羅漢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和團隊精神。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并提前進行相關項目訓練,學校附近的社區居民也要作為觀眾參與。此外,學生的父母、祖父母等也需出席運動會,并與孩子共同參與部分項目。這讓小學運動會超越了單純的體育范疇,成為連接校園、學生家庭和社會的重要紐帶。
(本報東京電)
俄羅斯
為青少年體育活動提供更多選擇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殷新宇
自2010年以來,俄羅斯中小學將每周的體育課增加到3小時。莫斯科第2098學校體育老師阿爾圖爾·曼卡薩羅夫認為,體育課不僅有助于中小學生養成科學鍛煉的習慣,還能幫助學生釋放情緒,培養身心健康的人。
莫斯科國立師范大學自然科學與體育技術研究所所長亞歷山大·斯特拉茲介紹說,為增強體育課吸引力,俄羅斯各地的中小學結合學生需求,創新課程內容。例如,莫斯科第1502中學每年對學生進行3次體質測試,學生可根據測試結果自行調整課程計劃,從排球、籃球、有氧運動等項目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莫斯科“新學校”小學與專業體育學院合作引入足球訓練,小學生不僅能得到專業教練的指導,還有機會參加當地足球俱樂部的低年齡組比賽。在新西伯利亞州的別爾茨克經濟中學,體育課引入了健身項目,學生可通過力量訓練、健美操等活動增強耐力、彈跳力和柔韌性。
在提高課程趣味性的同時,一些學校還使用健身追蹤器、運動手環和心率監測器等技術設備,實時監控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狀況,合理設置運動強度。
俄國家教育資源基金會一項針對全國2500多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俄羅斯青少年總體身體狀況良好。在調查中,超過四成的青少年表示,學校的體育活動對他們強健體質起到了有益助力。
當前,中小學體育教育在俄羅斯偏遠地區仍面臨挑戰。俄高等經濟大學教育發展研究所所長伊琳娜·阿班齊娜指出,由于體育教育經費不足,小城鎮和鄉村學校的運動設施存在老化、短缺的現象,很多學生沒有機會嘗試感興趣的項目。農村地區也面臨師資不足的問題。
為此,從2019年起,俄羅斯政府開始實施一項名為“教育”的國家項目。該項目提出,到2024年,俄羅斯將著力改善至少7000個農村地區教育機構的運動設施。此外,俄體育部近期提出“農村體育”計劃,預備在鄉村地區修建更多運動場,并通過舉辦競賽等方式推動培養體育教師。
(本報莫斯科電)
德國
學校與俱樂部合作提升體育教育水平
本報駐德國記者 花 放
莫阿娜今年十二年級,體育課是她最喜歡的課程之一。最近,她正在學習接力賽跑和球類運動。她告訴記者,“體育不僅給我帶來快樂,也讓我明白公平競爭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意義。”
在德國,體育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每周有2至3小時的課時。體育教育在德國屬于地方性事務,由各聯邦州和各地學校共同負責。各州政府制定總體方針,學校則根據自身情況開展具體教學。德國科隆體育大學校園體育發展研究所所長克勞斯·布倫介紹,在低年級階段,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到了高年級,學生需要在課上廣泛接觸各類運動項目,學習團結協作、公平競爭的體育精神。
除基礎性的體育教育外,很多學校還會對高年級學生就單一項目開設強化訓練課程。校園體育節、校際體育比賽、以體育為主題的戶外拓展活動等,也是德國中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體育理論課也是德國中小學生的必修課,內容主要包括如何保障飲食健康、熱身的重要性、運動對身體機能的積極作用等。該國教育部門認為,理論課程有助于學生了解體育項目的相關知識,對不同項目進行觀察分析,從而更加安全有效地進行運動。
高中畢業考試時,德國中小學生可將體育選為主要考試科目之一。以柏林的羅莎—盧森堡高級文理中學為例,如果學生選擇體育作為畢業考試科目,除計算最后一學年的體育課平時成績外,還要進行專門的運動測試和口頭理論測試,其中運動測試包括12分鐘跑和專項能力測試兩部分。最終得出的考試結果將和其他幾門主考科目一同計入高中畢業成績,作為申請大學的主要參考依據之一。
長期以來,學校與體育俱樂部開展合作,幫助提升德國青少年體育教育整體水平。上世紀中期,德國一度面臨體育設施不足、教師資源短缺等情況,無法滿足青少年的運動需求。1972年,德國出臺“學校體育鍛煉行動計劃”。該計劃從政策層面開辟了新路徑,鼓勵學校與體育俱樂部開展教育合作。
此后,德國多個聯邦州都陸續出臺了促進雙方合作的計劃。例如柏林市相關部門規定,與學校合作的俱樂部可申請專門的器材采購費用;俱樂部教練在中小學校授課,還可獲得每90分鐘20歐元(1歐元約合7.9元人民幣)的補助等。
根據德國奧委會的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德國共有近9萬家體育俱樂部。合作讓雙方實現了共贏:學校可以利用俱樂部的專業設備資源,體育老師也能接受專業培訓;俱樂部則有機會發掘有天賦的體育人才。此外,一些職業俱樂部還能安排儲備球員在合作學校寄宿和借讀,讓學齡期的職業運動員得以繼續接受文化教育。
當前,德國各州政府仍在不斷推動學校與俱樂部加強合作。在德國北部的下薩克森州,當地的沼澤畔小學與新烏爾姆斯托夫俱樂部有著長期的友好合作,俱樂部每年都為學校舉辦的手球比賽提供設備、教練等全方位支持。2020年11月,該小學第三次被下薩克森州文化部和體育協會授予“體育友好型學校”的榮譽稱號,與俱樂部長期的緊密合作是其獲獎的一個重要原因。
(本報柏林電)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體育 學生 小學 體育課 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