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農民”院士朱有勇扶貧記
科普走入田間 論文寫進大地
朱有勇(右)在田間科普
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國的植物病理學專家,不打農藥也可以防控病蟲害,是他研究了幾十年的課題,也是他追求的夢想。從2015年開始,朱有勇來到中國工程院對口扶貧縣——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開展扶貧,他把天然松林、高原耕地作為試驗田,在大地上寫論文,腳上沾滿泥巴,心中裝滿貧困群眾,在村寨里為農民做科普,用科技為貧困群眾找到一條綠色致富路。
“我首先是個農民”
“別人說我是農民院士,我首先是個農民,然后才是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
時光倒轉,2015年,一場精準扶貧的戰役在中國大地打響。朱有勇所在的中國工程院,結對幫扶西南邊陲的深度貧困縣——普洱市瀾滄縣。貧困人口16.67萬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1%,瀾滄縣扶貧任務艱巨,是云南決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來到瀾滄縣,行走在竹塘鄉多個村寨,目之所及卻這樣揪心——籬笆房、茅草房四處漏風,一個火塘、一堆玉米和一兩頭豬就是一戶人家的全部家當。
為了貫徹精準扶貧方略,中國工程院先后組織200余人次院士、專家深入瀾滄縣把脈問診。朱有勇正是扶貧帶頭人,此后的幾年里,朱有勇多數時間在村里度過。
“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這里的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均只有6.3年教育水平,主體民族拉祜族更是人均只有5.8年,相當于小學還沒畢業。”瀾滄縣委常委、副縣長劉元昕告訴本報記者:“除了教育,生產生活水平也很落后,人們沒有按時勞動和儲蓄的習慣,干一天活要拿一天現錢,拿了錢就花了,花沒了才想起來去勞動掙點,以至于這里的企業招工很難。”
位于瀾滄江畔的普洱市瀾滄縣屬于熱帶雨林區,光熱水土等自然條件優越。這里生態環境優良,林業用地面積960萬畝,占全縣面積的73.24%,生物多樣性富集,處處是綠水青山。然而,這里是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的縣。幾年前還仍然延續著刀耕火種、廣種薄收的落后生產方式。
朱有勇院士的“根據地”,在瀾滄縣竹塘鄉蒿枝壩村民組活動室改建成的“科技小院”里,二層小樓的一層,科普每天都在進行,記者到時,電商培訓班正在上課,旁邊一個類似大棚的建筑里人來人往,這里像一個科研所,更像農民田間學校。
也正是在這里,國內頂尖的院士專家帶來的最前沿科學技術與貧困“直過民族”區域的落后碰撞在一起,瀾滄江畔的青山綠水間,引發了一場“產業+技能”科技扶貧的深刻變革。
“科普扶智”
院士專家團隊創造性地創辦了全日制院士指導班以及院士短期農業技術培訓班。培訓班由院士和專家親自授課,采用延安“抗大”的辦學模式——以產業示范點為實訓基地,采取邊學習、邊生產的方法,用學員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反復講解和演示。在田間地頭、禽畜圈旁將農業生產技能傳授給學員,使學員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學會種植、養殖技術,盡快補齊科學文化素質短板、快速提高農業生產技能,確保最前沿科技能夠運用到實際勞動中。產量最高的農戶,還會得到院士出資設立的獎學金。
2017年開始,“院士培訓班”陸續開辦了冬季馬鈴薯、蔬菜、林下三七、中藥資源、茶葉、畜禽養殖等方面實訓課程,3年招生并培養了1500名新型職業農民。學員學成返鄉后,像一顆顆脫貧致富的“種子”撒遍瀾滄大地。
“講課的都是院士、教授和博士,這樣的學習機會實在是太難得了。”瀾滄縣上允鎮下允村的張忠玲一直在家務農,2018年成為院士專家技能扶貧養殖培訓班的學員。100天的學習中,她看到了從未見過的雛雞脫溫室,學會了養殖場的飼養管理、牧草種植等技術,還實際操作了疫苗的接種方法。學成后,張忠玲自己建了200多平方米的雞場,蓋了脫溫室,現在飼養了600多只土雞,成為全村脫貧產業的帶頭人。
打造科技扶貧“試驗田”
朱有勇長年致力于生物多樣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一到瀾滄,他就帶領團隊對氣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條件進行科學分析、對癥施策,打造科技扶貧“試驗田”。
特別是在充分考慮瀾滄境內有20萬畝退耕還林后種植的思茅松林,且與中藥材三七之間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實際之后,制定了《瀾滄縣林下有機三七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8年)》,破天荒地把林地再利用起來,發展林下三七產業。
朱有勇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和他的院士專家團隊針對雨林山嶺區的森林資源,把林下生態環境與三七生物學特點相耦合,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林下有機三七技術體系。
2015年,院士團隊在竹塘鄉李召梁子和高風刮兩個地點試驗了5畝林下有機三七,當年試種成功;2017年,又在老炭山村委會老章寨村民小組示范了120畝林下有機三七,在大塘子村上扎艾村民小組示范了340畝;2018年,繼續在老炭山村4個村民小組示范了1250畝,在東主村老緬新寨示范了250畝,共建立了11個林下有機三七科技成果的示范樣板。
在最早建立的林下三七實驗點,記者看到,山坡上成片的高大落葉松林里,種滿了郁郁蔥蔥的有機三七,一眼望不到頭,先進的灌溉和擋雨棚設施齊全。
“和利用林下土地種三七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在冬季種植馬鈴薯。”劉元昕告訴記者,當地農民以前都是每年種一季的習慣,秋天收成后土地就閑置起來,但朱有勇分析氣候降雨等條件后發現,完全可以把土地在冬季充分利用起來。
冬季馬鈴薯優質高產新技術則是朱有勇團隊的另一成果。在蒿枝壩馬鈴薯種植示范基地,通過現場采收、現場稱量,冬季馬鈴薯項目獲得了成功,每畝產量最高達到了4.7噸。第一季采收時,現場農民挖馬鈴薯就像挖“寶”一樣興奮:按平均畝產3.3噸計算,每公斤3元的價格出售,每畝最高可創收近1萬元。
“以往我們習慣了把論文寫在紙上、發表在刊物上,現在我們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脫貧奔小康。”朱有勇說。
“科普”結出的碩果
冬季馬鈴薯因為錯峰上市,根本不愁銷路,成為當地農民的一大致富產業,甚至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
蒿枝壩村民劉里保曾經是低保戶,他告訴記者:“跟著朱院士學科技用科技,種植冬季馬鈴薯后,現在已經脫貧了,家里還供出了兩個大學生。”劉里保家有十畝地,原來只種一季玉米,種了冬季馬鈴薯后,每年增收7萬多元。2019年,整個蒿枝壩種植冬季馬鈴薯就達250畝。
據了解,竹塘鄉小廣扎村民小組三七基地中,政府投入的扶貧資金、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的科技指導所形成的15%股份歸村民所有,三七銷售后,農戶可獲得15%的分紅。按照每戶農戶出租、管理10畝林下有機三七計算,兩年下來可為每戶農戶增加收入12.72萬元,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同時,企業扣除每畝1.2萬元的成本后,可通過銷售三七花、三七莖稈和葉片、三七根,實現每畝5萬元的收入。
“林下有機三七的售價比普通三七高很多。”劉元昕是中國工程院的掛職干部,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光林下三七產業就涉及2600多戶,超過1萬人,馬鈴薯還有2萬多人,從中受益;其中一個村就有400多人來打工,一年時間光勞務費就發了100多萬,那么平均僅這一項就基本上已經帶動脫貧了,還有分紅。
在劉元昕看來,扶貧要有長效模式,產業帶動效果最好,“消費扶貧錢花完了就沒了,拿著扶貧款高價買走農民的產品,還會留下很不好的隱患,產業扶貧卻是幫他們找到掙錢的路子。”
不僅如此,院士專家通過科技創新把資源優勢轉變成了科技產業,造就了更多商機,從全國各地引入一批科技企業到瀾滄落戶。目前,瀾滄共有9家企業實施林下三七種植,共試驗、推廣種植思茅松林下三七7300余畝,預計產值5億元以上。
院士團隊在當地打造的農業產業鏈也在不斷延伸。成立于2020年1月的瀾滄云輝酒業位于瀾滄縣竹塘鄉云山村蒿枝壩,這是朱有勇院士著眼于瀾滄林下三七產業鏈延伸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邀請云南龍潤集團旗下“中華老字號”楊林肥酒公司牽頭建成。目前,云山村已組織開展高粱、玉米、薏仁示范種植,將定向為云輝酒業提供釀酒原料。
“不僅僅是朱院士,中國工程院的院士扶貧切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科技扶貧的力量。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李玉院士團隊幫助會澤培育了7個食用菌栽培菌種,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千余畝;陳劍平院士協調唐華俊院士團隊,開展高產優質燕麥引種試驗示范,兩年多的時間內完成13個品種選育工作……”普洱市政協副主席、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胡良波深情地說。
編輯:魯雅靜
關鍵詞:院士 扶貧 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