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2021年怎么干?
一起來看三大石油公司“碳中和”行動“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8大重點任務之一。
展望2021年,面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石油公司自身生產經營的雙重壓力,我國石油領軍企業怎樣思考布局?
中國石油:
穩油、增氣、降本
日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油”)對外發布消息:2020年國內油氣產量突破2億噸,其中天然氣產量首次超過原油,總計達1306億立方米。
“天然氣產量首次超過原油,對于中國石油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油氣勘探開發專家胡文瑞表示,這表明中國石油低碳天然氣資源超過重碳石油資源,標志著中國石油天然氣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
1月25日,中國石油董事長戴厚良在集團2021年工作會議上表示,盡管面對重重考驗,2020年,中國石油的發展仍然保持了相對穩定,在油氣勘探開發方面還取得了多項突破。至2020年底,中國石油形成了“3個1億噸”的油氣生產格局:全年國內產油1.0225億噸,產氣1304億立方米(折合油當量約1.039億噸),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當量達到1.0009億噸。
作為我國增儲上產的主力軍,中國石油的上游業務“十四五”期間將如何布局?為此,戴厚良提出了明確要求:國內上游業務要大力穩油增氣降本,即繼續保持原油產量穩定,繼續提高天然氣產量,同時降低生產經營成本。
“2021年,中國石油還將著力打造提質增效‘升級版’。”戴厚良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石油要進一步突出集團公司的“綜合性”優勢,做到油氣業務和支持業務、國內和國際業務、產業發展和金融業務、實體企業和投資公司等多方面協同發展、相互促進。同時,突出“能源公司”的產業特征,將油氣業務做強、做優,并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業態,構建多能互補的新格局。
除了國內上游業務之外,中國石油也對其他主營業務的發展做出了規劃。如,煉油化工及銷售業務要強化一體化統籌,產銷協同應對市場,聯動考核提升價值;天然氣銷售業務要堅持量效兼顧、量效雙增,實施差異化、精細化營銷策略,優化市場布局和用戶結構;海外油氣投資業務著力優化資產結構、優化業務結構、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資產經營和資本運營力度……
中國石化:
錨定建設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
1月8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石化”)與4家新能源企業召開發展對話會,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中國石化年產氫氣超300萬噸,并具有布局建設加氫站網絡的天然規模優勢和產銷運營經驗,現已建成多個油氫合建示范站,可形成全氫能產業鏈,建成“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未來可期。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對能源化工行業既是重大責任,也是深刻革命。”張玉卓強調,要順應世界能源變革潮流和產業發展大勢,結合國家對能源化工行業發展的戰略需求,以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導向,加快推進氫能等先進能源和CCU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與利用)等深度脫碳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發展,制定低碳化行業規則和技術標準,推動行業低碳轉型,打造能源化工行業綠色低碳競爭力。要加快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研究及行動。要把碳的凈零排放作為終極目標,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堅持降碳進程與轉型升級相統籌,研究制定中國石化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路線圖及保障措施。
據悉,中國石化已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路徑課題研究。2020年11月23日,中國石化與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3家單位分別簽訂戰略合作意向書,啟動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路徑課題研究。
中國海油:
推動實現清潔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
1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宣布正式啟動碳中和規劃,進一步向綠色低碳轉型。22日,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清潔能源分公司海油發展清潔能源公司在天津揭牌成立,這不僅是中國海油致力“碳達峰、碳中和”的專業公司落地成型,也標志著中海油發展由傳統油氣能源技術服務向清潔能源技術服務邁出了關鍵一步。
按照中國海油的規劃,“十四五”時期,中國海油將以提升天然氣資源供給能力和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托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實現清潔低碳能源占比提升至60%以上。天然氣方面,通過加快南海萬億立方米“大氣區”建設,積極發展非常規天然氣和加快推動LNG全產業鏈建設等舉措,大幅提升天然氣供給能力。新能源方面,將充分發揮海洋工業比較優勢,發展以海洋資源為主體的新能源產業,在2020年實現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并網發電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海上風電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探索海洋能源綜合利用,積極推進公司從傳統油氣向新能源的跨越。
同時,中國海油將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生產進程,加快“綠色油田”“綠色工廠”建設。加強碳排放源頭管控,全面強化節能管理和技術改造,逐步實現常規天然氣“零燃除”,大力推動電力改造及清潔燃料替代,降低生產過程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改變原有海上平臺用能模式,探索利用陸地大電網為海上油田生產供電,以提高發電效率,減少海上油氣田能源消耗,削減海上溫室氣體和污染氣體的排放。率先試點的渤海秦皇島和曹妃甸油田在引入岸電工程后,整個區域將年均節約能源約6.47萬噸標煤。其他海上油田的岸電改造也已在規劃中。
“綠色低碳是中國海油五大發展戰略之一,中國海油將統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發展體系,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實舉措助力我國全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目前,中國海油已成立由多部門組成的專項研究機構,展開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研究制訂公司碳減排路線圖、碳中和目標方案。同時將圍繞國家最新政策要求,進一步完善“十四五”規劃和新能源相關專項規劃,完善公司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推動公司綠色低碳管理邁上新臺階。
編輯:秦云
關鍵詞:石油公司 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