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改造“老字號” 升級“原字號”
——遼寧省政協委員建言推進鋼鐵企業深度工業化
人民政協網沈陽1月29日電(石朕 記者 呂東浩)鋼鐵行業是遼寧省的重要支柱產業,但時下省內鋼鐵企業在綠色發展和產業鏈延伸方面步履遲緩,面臨巨大壓力。如何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生機?1月27日召開的遼寧省政協全會期間,省政協委員、臺盟大連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戴蓉為此支招:依托科技創新推動能源化工與鋼鐵產業融合發展,改造“老字號”,升級“原字號”,推進鋼鐵企業深度工業化。
按照生態環境部等5部委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2025年,國內80%的鋼鐵企業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而截至目前,遼寧主要鋼鐵企業比照超低排放要求,尚無一家符合標準。
事實上,早在2016年,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就已經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出合成氣制備乙醇(DMTE)技術,并于當年成功實現工業示范,其鋼鐵尾氣制乙醇相比煤制乙醇項目投資收益優勢明顯。戴蓉給出這樣一組數據:100萬噸乙醇項目,煤化工投資需73億元,尾氣化工投資僅需41億元。這意味著,遼寧本地科研成果的“墻內花”完全可以幫助省內鋼鐵企業實現“墻內香”。
圍繞推動能源化工與鋼鐵產業融合發展,戴蓉建議,一方面,推進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聯合體建設,建立由鞍鋼牽頭組織的“企業主導+科研院所和高校為主力+貫通產業鏈上下游+政府支持+開放合作”的鋼鐵化工融合創新模式,依托工業氣體合成乙醇技術等先進科研成果,使用鋼鐵企業現有尾氣資源,直接提取一氧化碳、氫氣等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從源頭做好固碳儲碳,推動鋼鐵企業綠色轉型低碳發展,提高鋼鐵流程能源價值。另一方面,通過促進鋼鐵化工聯合實驗室和創新示范基地建設,加大對中科院駐遼研究所、重點高校關于國家潔凈能源、金屬材料等重點實驗室建設的支持力度,申請組建鋼鐵化工聯合實驗室,組建面向全省能源化工與鋼鐵產業的融合創新科技聯盟,把遼寧打造成鋼鐵尾氣化工利用科技創新國家級示范基地。
戴蓉還建議,培育獨具特色的創新增長極拉動傳統產業集群發展,加大科研立法力度,加強產業發展宏觀布局,加快建設工業基礎數據平臺,促使基于鋼鐵化工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企業集群溢出,推動老工業基地走上深度工業化之路。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