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教育·資訊 教育·聲音 教育·實踐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長·導航

首頁>教育>教育·資訊

把選科權交給學生 還需附送一份“生涯規劃指南”

2021年01月28日 12:21  |  作者:張蓋倫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在“選科決策的主要意見來源”一項中,95%的學生選擇了個人意愿。在山東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選科完全或者主要由老師、家長做決定的比例僅為3%,36%的學生完全自主決定選考科目,45%的學生在參考建議后自主決定。

在對某地區新高考改革的評估中,對該地區3500多名教師的數據調查顯示,較大比例的老師認為新高考對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產生了正面促進作用。這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朱紅在1月16日召開的2021北京大學基礎教育論壇上分享的一項結果。

2014年啟動的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將更多選擇權交到了學生手中。選科成為每個試點地區學生“甜蜜的煩惱”。依據什么選,怎么選,是擺在學校、家長和社會人才需求之間的現實問題。生涯教育,則成了高中階段必須補上的短板——學生要深入了解自我,明確未來方向,才能做出更合理的科目選擇。

增加學生的選擇權

2014年,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高考招生制度。

其基本原則,就是增加學生的選擇權。

考生高校入學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3個科目成績組成。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則由考生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從2014年開始,先后已有3批省市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不過,不同地區也采取了不同的方案。

前兩批試點省市,均采用了“3+3”方案。其中浙江略為特殊,其選考科目套餐中包括“技術”,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從總共7門科目中選擇3門。

在上海、浙江先行一步“選科選考”后,“棄物理”現象的出現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物理難度高,學得好的多為“學霸”。但對選考科目,新高考實行的是等級賦分。也就是說,考試成績的好壞其實是一個相對值,和誰同場考試,成為影響成績的重要因素。在功利化考量下,選物理被認為“費力不討好”。

為此,第三批試點省市則全部選擇了“3+1+2”的方案。這個“1”,指的是“物理”或“歷史”——學生必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然后再從其他4門科目中選擇2門。

“3+1+2”的方案,也是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廈門大學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曾指出,物理和歷史分別是理科和文科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學好物理,是奠定我國未來科技人才實力的重要基礎之一;而歷史則對培養考生的人文素質、完善其獨立品格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高校同樣也對選考科目做出了限制。一些高校的部分專業會對學生的選考科目提出明確要求,比如必須要選擇物理;有的還要求某科成績必須要達到某個檔次以上,才能錄取。

科目選擇權,本身就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在高考這件事上,個體要有選擇的自主空間,但也要顧及高校人才選拔和培養的要求,還要考慮國家整體和長遠利益。

選科的博弈色彩在減少?

朱紅介紹,根據全國青少年生涯教育調查報告,在“選科決策的主要意見來源”一項中,95%的學生選擇了個人意愿。在山東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選科完全或者主要由老師、家長做決定的比例僅為3%,36%的學生完全自主決定選考科目,45%的學生在參考建議后自主決定。“選擇的自主權的確交給了學生。”朱紅說。

此前出現的“棄物理”等選科現象令人憂慮,在其他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情況有沒有變化?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生涯教育課題組在對北京市選科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的選科決策趨于理性。學生選科的前3個重要原因依次為:個人興趣(70%)、優勢學科(50%)和大學可選擇專業更多(26%)。避開競爭對手的博弈因素占比低于10%。

“我們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教學副校長李懷東說,學生要了解自我,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里,自己的學科優勢是什么;同時也要了解高校和專業,知道自己的選考科目能夠報考哪些專業,這些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

除了這些現實考量,學校也要站在國家發展的高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國家的發展需要科技人才,我們不會讓學生刻意避開某一學科,反而會鼓勵學生,能選物理就選,對未來科技報國打下基礎。”李懷東說。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發展指導。處理好個人興趣特長與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關系,提高選修課程、選考科目、報考專業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自主選擇能力。

為了幫學生做出理性選擇,深圳市寶安區開發了高中發展指導平臺。該平臺搭載了選科抉擇系統、學科潛能測評系統、專業興趣測評系統、等級賦分管理系統、生涯探索系統和高考指南系統等。平臺會根據學生的興趣、成績,推薦相應的專業和選科組合,但這僅僅是一種參考。“我們做生涯教育,要幫助學生實現充分的自我認識,讓學生進行足夠的外部探索,提升他們的綜合決策能力。”寶安區生涯教育項目負責人曾卉君說。

并非“一選定終身”

不過,很多學生選科時面臨的困惑之一,就是并不清楚自己的學科興趣,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規劃。這類學生在選科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時也會隨大流。

生涯教育的基礎目標,就是解決學生選科和職業規劃的困惑;而它的發展性目標,則是培養學生人生規劃的意識和能力,適應多變的社會,實現個性化成才。

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生涯課程建設還處在起步階段,多數高中學校的生涯教育課程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課程目標體系。

面對突然到來的選擇權,學生和家長常有一種焦慮,甚至是恐懼。有些人擔心,“一考定終身”會變成“一選定終身”嗎?

曾卉君說,焦慮來自未知,學生一上高中,就要緊鑼密鼓地選定選考科目,其實準備時間是不足的,要把對孩子決策能力的培養前置。一些國外的孩子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多困惑,因為在基礎教育階段,他們有完備的生涯教育課程體系。“不該到了高中才談生涯教育,到了高一才真正認識學科、認識專業。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樹立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曾卉君呼吁。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張艦月說,家長和學生也要明白,不是高一選科之后,孩子未來的專業甚至是職業方向就被決定了。“選擇你熱愛的學科,但要嘗試、挖掘盡可能多的學科。”張艦月說,過早把專業限制得過死,不利于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學生進入高校后,仍有多次轉換專業的機會。

朱紅強調,給學生選擇權其實非常重要。“哪怕是小孩子,我們也可以從小訓練他們自主選擇的能力,讓他們學會考慮自己的偏好,也兼顧他人的感受。”朱紅表示,如果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有了明確的方向,那很好;如果高中階段還沒辦法明確,也沒有關系。大學里還有很多機會,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同樣還有很多選擇。

朱紅表示,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這是選科選考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她說。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學生 選擇 科目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浪潮 |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亚洲高清91在线 | 亚洲欧洲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