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三屆全國政協第46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發言摘登>委員發言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
營造現代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營商環境改革,市場準入大幅放寬,行政審批大幅削減,營商便利化程度明顯提高,減稅降費力度明顯加大,我國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作出部署。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贏得先機,開好新局,必須用國內營商環境的確定性來對沖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必須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內化為現代化的、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營造穩定的宏觀環境、透明的政策環境、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自主交易的市場環境。
目前我國營商環境還不適應基本實現現代化的要求。建議把營造現代化的一流營商環境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目標,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政府推動發展的首要任務。一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清除隱性壁壘,推進簡政放權、減政減權。二是加快數字政府建設,打通各部門各地區“數據孤島”,推進涉企事項線上辦理。三是制定全國統一的收費清單,清理規范減少涉企收費,加強對壟斷行業的收費監管。四是優化融資環境,形成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市場結構、金融機構結構和金融產品結構。五是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企業的產權和自主經營權。六是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嚴格區分企業和企業家法律責任,改革公安機關跨省偵辦民營企業案件的體制。七是建立解決拖欠企業賬款長效機制。八是完善對企業檢查的國家規范,減少對企業檢查的頻次,規范行政執法檢查程序。規范各種督查、督導工作。九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快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十是增強政策穩定性透明度,制定涉企的法律、司法解釋和規劃、政策,增設企業家聽證環節。制定和執行規劃、政策,遵循“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政府要帶頭守信踐諾,杜絕“新官不理舊賬”。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環境 營商 現代化 營造 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