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陜西省政協常委姜波:打造高等教育服務“新基建”的新高地
1月25日,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會前,陜西省政協常委、西安培華學院理事長姜波等多位政協委員亮相首次首場“委員通道”,接受了媒體集體采訪。
陜西省作為科教大省,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承擔著“新基建”學科專業、科學研究、人力資源支撐重任,是引領和助推“新基建”發展的重要引擎和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新的增長點。據了解,姜波今年提交的5件個人提案中,其中一個就是《關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助力陜西提速“新基建”的建議》。
姜波認為,“新基建”對產業變革、就業創業和高等教育具有深遠影響。“新基建”關聯領域特別是數字經濟領域的就業數量大大增加,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將進一步上升。從企業層面看,以5G、人工智能、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為核心的基礎設施建設,將通過產品創新和工藝創新兩個維度的技術進步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深遠影響。從高等教育尤其高等職業教育來看,高素質勞動力的需求將進一步顯現。
對此,姜波提出,應以需求側為導向,打造高等教育服務“新基建”的新高地。一是立足陜西省優勢和支柱產業,統籌打造更有層次、更為科學的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以“新基建”需求為導向,加快高校學科專業建設布局調整,加大應用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二是引導高校因校施策、一校一策。鼓勵有條件的應用型高校、職業院校以自主試點、先行先試方式設置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科學設計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課程體系。三是圍繞“新基建”領域的專業建設加大校企合作,充分做好產教融合,提升專業建設水平,適應產業需求。四是充分發揮企業的育人功能。深入實施產學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協同等協同育人模式,推動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深度對接。
姜波最后強調,要把“新基建”融入教育體系、教學內容,縮短大學生從“學”到“產”的緩沖期,補齊“新基建”人力資源短板。(邢艷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