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香港的明天屬于青年人
——廣東省政協委員陳文洲呼吁為港人子女入讀內地高中創造條件
人民政協網1月25日電(記者 揭春雁)1月24日,廣東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正在進行。來自香港的省政協委員、貝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洲提交了《關于港人子女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建議》的提案。
陳文洲最早關注港人子女在內地入學問題是在2015年。那一年,他提交提案,建議廣東先行先試,試點港籍學童與內地學生一樣,同享免費公辦義務教育。該提案得到了17位港區委員的聯名支持。
“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深圳已經明確港澳籍學生可以和非深戶籍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港籍學童融入大灣區教育體系有了實質性進展,陳文洲甚感欣慰。
“目前,港澳居民子女在灣區內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已實行‘歡迎就讀,一視同仁,就近入學’政策。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證的港澳人士隨遷子女,按當地制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入讀義務教育學校。但對于港人子女在高中階段的教育問題,入學細則尚不明確,且學位供不應求,此問題尚待教育部門解決。”今年,陳文洲繼續關注港人子女在內地入學問題,并把關注點拓展至港人子女的高中教育。
陳文洲分析道,從需求端來說,大灣區內地城市是港人就業、創業的重要地區。不少家庭帶有隨遷子女,部分處于讀高中階段或者初升高階段,估計不少于幾千人。
針對港人隨遷子女入學問題,陳文洲建議有關部門專門調研隨遷子女的年齡、就讀階段和升學需求。“這不僅讓港人子女了解內地的發展,加強國家觀念,還為統籌增加優質學位提供參考依據。”一方面,深圳、廣州等大灣區內領先的內地城市可積極籌建國際學校。另一方面,現有的公立學校也應調整課程和辦學模式,為港人隨遷子女入學做準備。最后,要加快解決內地與港澳中小學目前未實現學籍互認的問題。
“香港的明天屬于青年人,一定要多讓他們了解大灣區、了解國家。”陳文洲的提案得到了其他港區委員的贊同。目前,超過20位港區委員聯名支持該提案。
編輯:劉紅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