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在這片沃土上精心耕耘
——青島市南區政協全會聚焦高質量發展專題討論側記
人民政協網青島1月25日電(記者 陳小艷 王晨霞 通訊員 王桂芝)“選擇市南就是選擇機遇,扎根市南就是扎根沃土,擁抱市南就是擁抱未來。”市南區是青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青島的城市形象、氣質擔當,在“十四五”期間,市南區該如何放大優勢、集聚態勢、培植強勢,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1月22日,市南區政協全會專題討論會上,區委書記趙燕與委員們面對面,共同探討城市發展大計。
“近年來,市南區積極落實青島國際城市戰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應該進一步放大消費‘核心區’優勢,建立‘大消費’概念。”區政協委員袁靜首先發言,她聚焦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領域,建議實現消費領域全產業鏈覆蓋,大力推進線上消費平臺建設,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模式,補充物理空間的不足。
“‘互聯網+’消費模式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便捷高效的物流。”話音剛落,區政協委員王愛香拿起話筒緊接著發言說道:“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等平臺資源,把市南區打造成為貿易、國際物流行業轉型發展的先行區。”她建議由政府相關部門牽頭,協同生產、貿易、物流、倉儲、場站等供應鏈中的上下游企業,進行需求分析,整合行業企業資源、貿易資源、信息資源,形成合力共同發展,促進貿易新模式規模化發展。
“得企業家得天下!”區政協委員崔燕認為,凝聚企業家、為企業家服好務是當前各地招商引資的重頭戲。崔燕建議在市南區率先設立“企業家節”,通過定期舉辦優秀企業宣傳、企業家高端論壇等活動,激發市南區企業家創新創業的動力和活力;通過成立市南區本土企業聯盟,進一步加大惠企助企服務力度,做企業最貼心的 “娘家人”,為企業家送出“店小二”式的貼心關懷。
區政協委員賈建江在調研中發現,許多寫字樓沒有食堂,有些寫字樓周邊甚至找不到快餐店。除了去哪吃這一難題,食品安全問題也讓大家“心有戚戚焉”。賈建江建議對樓宇配套服務進行迭代和升級,切實為駐區企業提供可落地、可執行、可持續發展的優質服務,根據樓宇分布情況,整體規劃設置樓宇經濟餐飲服務點,讓市南區成為各企業、機構入駐的首選,讓樓宇經濟推動區域經濟長足發展。
位于市南區的中山路片區是老青島的核心區,傳承了城市百余年的歷史文脈,很多企業都是在這里生根、發芽、發展壯大的。區政協委員李明認為,應充分利用中山路的品牌“虹吸效應”,政策配套,合理布局,形成筑巢引鳳新格局,以點帶面,推動相關產業快速發展。
“委員們提出的建議有深度、有前瞻性、有針對性和操作性,非常符合市南區目前的實際。”對于委員們的現場發言,市南區委書記趙燕頻頻點頭并認真記錄,她指出,將認真吸收采納,進一步完善思路辦法,落實得力舉措,依靠政協委員的支持參與,在“十四五”期間,全力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時尚特質引領區、美好生活典范區和現代治理的標桿區,推動市南區各項工作全面起勢、奮力突破,不斷提高核心區的首位度,充分展現國際氣派、現代氣息和市南氣質,交出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企業 青島 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