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科技>資訊
靠造林工程“綠蔭” 他們過上富足生活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脫貧攻堅答卷
成片樹林茂密蔥郁、百里花海姹紫嫣紅、濕地公園賞心悅目……近年來,北京大興區長子營鎮小黑垡村聲名鵲起,不僅村貌顏值靚麗,而且村民的口袋越來越鼓,日子過得怡然自得,幸福指數不斷提升。難以想象,這個村曾經污水垃圾滿地,生活環境臟亂,還是全區唯一的市級低收入村。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小黑垡村躍然實現低收入戶全摘帽、脫貧致富的嬗變呢?
樹蔭下尋出致富路
“以前的日子太苦了。”現今60多歲的村民李樹合感言,“我和老伴都患有腿部殘疾,那時收入全靠每畝1500元土地流轉金,一年下來也就4000多元。這點錢能干什么?兒子結婚我們都拿不出像樣的彩禮,找親戚朋友借了錢,東拼西湊才勉強給孩子辦了婚禮。而外出找工作也不可能,每天對著欠下的賬單發愁。”
李樹合道出的生活窘境曾是小黑垡村全村狀況的縮影。20多年前,一場意外的“磨面中毒事件”,讓當時60%的村民神經末梢受損,喪失了勞動力,貧窮也因此而至。因此,面臨勞動能力差、增收渠道窄等難題,全村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2012年,北京啟動“百萬畝造林工程”,村里有2400畝土地被流轉建起景觀生態林,雖然國家每年給每畝地補償1500元,但在全村370戶中,仍有62%屬于低收入家庭。這可怎么辦呢?
灰暗的日子在2014年開始翻篇。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提出,“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猶如醍醐灌頂,村委會一下子找到了法子。
“這樹與樹之間不是有4米的空隙嗎?除草要出工,種點農作物也一樣要出工,種上了還能有點收入,這樣就是白撿。哪怕一畝地撿個二三百元錢,也是白來的啊。”2015年底就任村支書的韓森,帶著全村把目光投向生態林下的大片空地。
2016年,小黑垡村邀請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專家考察田間地頭,量身打造林下種植方案,選育出適合當地種的百合、蘑菇、中藥材等品種。首批100多畝試驗田就給村里增收90多萬元。
由此,充分利用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小黑垡村走上探索實踐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的增收致富路。
科技助力打造示范樣板
為積極落實黨中央扶貧政策,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綠色、高效發展,北京市科委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隊伍的作用,引導他們深入貧困、低收入地區開展對口幫扶工作,助力被幫扶地區產業升級,帶動農民脫貧致富。
北京市科委在小黑垡村開展對接幫扶服務的新模式——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由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農業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秀海博士擔任小黑垡村科特派工作站站長,并配備林下食用菌、林下種養殖等多領域專家,共同圍繞村內林下經濟發展進行精準對接服務。
張秀海表示,林地種植食用百合等適宜的功能花卉既可以發展花卉種業,又可以豐富首都居民菜籃子,還可以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優美環境與場所,新模式帶動林下經濟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也為北京農業發展的提質增效貢獻科技力量。
據介紹,在小黑垡村的示范引領下,大興區長子營鎮赤魯村、采育鎮大黑垡村、通州區漷縣鎮軍屯村、房山區大石窩鎮廣潤莊村均開展了林下種植食用百合試驗。
如今,李樹合拿出“小賬本”算了筆賬,除了他和老伴在肉鴿養殖合作社每人年收入17000多元,加上參與林下勞動獲得的收益,老夫婦倆不用多費力氣一年能掙6萬元。沉默寡言的他臉上展現笑容,“想都不敢想,背靠著家門口這片‘樹蔭’,過上了富足生活。”此言也道出全村人的心境。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垡村 小黑 生活 林下 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