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委員建言
宋慰祖委員:用好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 15年為曹雪芹故居重建呼吁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3日電 (記者 楊嵐 易欣 康亮 王星星 賴仁杰 滿達呼)“北京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發揮北京傳統文化優勢,如何發揮名人故居的文化價值,讓沉寂無聲的歷史遺跡被激活,是創意產業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體現人文北京內涵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近日,在北京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期間,北京市政協委員宋慰祖為北京文化產業發展建言。
為曹雪芹故居建設呼吁15年的北京市政協委員宋慰祖認為,曹雪芹故居的重建是用好歷史文化遺產“金名片”,提升北京國際文化影響力的有益嘗試。他透露,位于現東城區(原崇文區)磁器口的“十七間半”曹雪芹故居已基本完工,目前正處于展陳準備階段。
“但僅僅復建一處遺址還尚未發揮出曹雪芹的影響力。”宋慰祖建議,以復建十七間半曹雪芹故居為基點,結合“疏整促”工作,利用好騰退空間,選址建設曹雪芹與《紅樓夢》紀念館。組織開展紅學研究、研學等活動,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曹雪芹與紅學研究基地。充分發揮專業學術組織的作用,用好紀念館,共建國際紅學交流平臺。培育以北京為核心輻射京津冀的旅游協同發展示范產品,促進旅游消費。
而在會館保護方面,宋慰祖調研發現,北京市歷史上有過646座會館,其中包括了中國第一批以互助、交流為宗旨的試子會館、行業會館,這些會館主要集中城南的崇文區和宣武區。
“雖然近年來部分會館經過修繕恢復,注入新的文化內涵和使用價值,使其成為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但是,多數會館建筑已被拆除,許多文物流散民間,現存的少數會館仍在列入拆遷規劃,而逐步減少。且只有極少數會館得到合理利用,保護資金不足,利用方法單一。”宋慰祖說。
對此,宋慰祖建議,制定“會館保護與利用規范” ,設立會館文化產業區,吸引會館當地的企業,修復利用會館,發展文化產業,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編輯:楊嵐
關鍵詞:曹雪芹 宋慰 慰祖 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