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姚勁波委員:進一步促進首都生活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2日電 生活性服務業領域寬、范圍廣,是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與生活質量的民生基礎產業。加快全市生活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是北京市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客觀要求。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據北京市政協委員、58同城CEO姚勁波介紹,近年來北京市委市政府圍繞生活性服務業做了大量工作。“北京市統計局2018年抽樣調查顯示,86.7%的被訪市民對社區及周邊的生活服務或便民設施表示滿意,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有了顯著提升。”姚勁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因素影響,北京市生活服務業還存在著有效供給不足、供給質量不高、供給主體薄弱等問題,成為向更高質量發展的制約因素。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快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升級,增強“北京服務”競爭力。
一、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生活性服務業供給能力。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相對薄弱。受疫情沖擊,許多企業出現經營困難,陷入發展瓶頸。建議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根據各細分領域企業實際困難,通過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等手段,提供精準化、差異化支持,緩解企業經營壓力;重點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或機構,對具有先導性、原創性的創新型企業給予政策激勵并給予相應補貼;對生活性服務業總部企業和平臺企業開拓市場、融資上市,給予專項政策和資金支持。
二、 加快標準化品牌化建設,提高服務供給水平。近年來,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在總體快速發展同時,仍然存在著有效供給不足、服務水平不高、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建議強化政策引導,經常性問計問需于民,持續優化供給結構,更精準適配居民需求;完善養老、健康、體育、文化等重點領域服務標準體系和行業規范,打造高質量生活服務品牌,提升“北京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水平;突出管理監督,搭建生活性服務業信息平臺,實現政府、企業、從業者、消費者信息互通,實現服務信息全流程可調取、可查詢、可追溯。
三、 積極利用先進技術,促進生活性服務業深度融合。隨著互聯網新技術深度應用,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但在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精細化提升居民消費體驗方面還有待提升。建議以社區便民為主線,運用大數據統籌打造集教育、文化、醫療、養老、家政、體育等于一體的生活服務綜合體,提供一站式消費空間;發揮北京市信息技術資源富集優勢,持續為生活性服務企業賦能,以個性化設計、柔性化生產帶動定制消費、智能消費、時尚消費和服務消費拓展升級。
四、 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增強勞動者穩定感獲得感。建議面向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急需的家政服務人員、建筑人員等技能型勞動者,加大租賃型集體宿舍專項供給力度,配備必要的管理和服務,改善居住環境,降低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傳播風險;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或機構建設線上職業教育平臺,培養產業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提高服務人員職業技能和就業質量;提供更規范的薪資、社保等福利待遇,創造靈活的職業發展通道,穩住服務人員在京就業發展預期,為北京市生活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人力基礎。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生活 活性 服務業 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