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3分鐘向“歪果仁”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爆款是如何煉成的
如何用3分鐘向“歪果仁”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記者探訪創作團隊,為你揭秘短視頻《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是如何煉成“爆款”的
如何用3分鐘,向五洲四海、背景各異的人們,講清中國扶貧的案例?
怎樣的短視頻,能在全球獲得超4億點擊量,連續兩天“霸屏”紐約時代廣場巨幕?
團隊的作品,被中聯部、外交部發言人以及10余位外交官接連點贊,是種怎樣的感受?
《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這部“圈粉”無數、尤其在海外社交媒體廣泛傳播的短視頻,是如何煉成的?中國脫貧故事“出海”,又經歷了哪些“乘風破浪”?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探訪創作團隊,為您講述“好故事”背后的故事。
舍棄“完美素材”,不講“大道理”
大數據幫助咖啡“戰勝”枸杞?
《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是一部用動漫形式講述中國脫貧故事的外宣作品。視頻以咖啡為媒,從人們手中常見的這杯飲品出發,用蒙太奇式鏡頭,將觀眾帶到全球阿拉比卡咖啡豆十大種植基地之一——云南普洱。
有點驚訝?普洱不只有茶?接著看視頻:
僅僅在云南普洱,2020年就有約60萬人脫貧,這相當于盧森堡全國的人口總數,普洱咖啡功不可沒。“有了配套的智能自助咖啡機,確保每杯咖啡收入的五分之一直接打入云南咖農賬戶。”“每銷售1600-3300杯咖啡,就能幫助一名咖農脫貧。”……
刪繁就簡的案例,迅速勾勒出中國產業扶貧、消費助農等一系列減貧措施。
“其實在案例選擇上,我們舍棄了好幾個很好的素材。”創作團隊介紹,忍痛舍棄的素材包括云南幫助老撾通過咖啡豆種植取代罌粟種植,使人民脫貧致富;來自美國、活躍于B站的“網紅”美食博主郭杰瑞,將普洱咖啡賣到了美國,還創立了品牌;星巴克也使用普洱的咖啡豆……
為什么要舍棄這些“完美素材”?只因創作團隊想更貼近普通人的視角,讓每一位作為“普通人”的受眾感受到一杯“平平無奇”的咖啡,如何與遠方一位咖農產生奇妙的聯系。“雖為外宣,但我們不講‘大道理’,也不講國與國之間的宏大課題,通過動漫‘趣說’‘數說’脫貧故事,植入式地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這是團隊的共識。
這樣的視頻,可以說是“柔性外宣”佳作,將中國共產黨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論述和“中國減貧學”的重大成就,不露痕跡地融入國外受眾熟悉的一粒粒咖啡豆中。新華社研究員評價:“小切口,大主題。不著一字,卻處處傳遞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以咖啡為切入口,是大家“拍腦袋”想出來的,還是因為團隊里有咖啡愛好者?
“咖啡這個點子,是大數據告訴我們的。”團隊成員笑著說。
這部短視頻是新華社中國搜索“中國好故事”數據庫與“復興路上工作室”聯合制作出品的。“中國好故事”數據庫通過對國外搜索引擎反向爬取,同時借助大數據、云計算技術進行數據分析,運用知識圖譜技術深挖數據間的關聯,篩選出了幾個海內外受眾搜索量大、關注度高,又和扶貧事業息息相關的詞,除了“咖啡”,還有“枸杞”。
經過進一步數據分析,海外社交平臺與“枸杞”相關聯的,多偏向于“美容面膜”“神秘漿果”“營養早餐”等網紅領域,垂直度較高,不如咖啡那么高頻消費、中外普及。大數據就這么幫咖啡占據了“C位”。
左手梵高,右手水墨
用視頻講故事和火箭升空有什么共通之處?
出色的視覺效果,讓這部短視頻深受網友喜愛,那么“高顏值”是如何煉成的?
“用視頻講脫貧,本質是數據可視化。一來生動形象,易于大眾接受和理解;二來有數據支撐,可信性強。”創作團隊說:“把這兩方面‘發揚光大’,就是我們要做的。”
視頻使用了分屏互動的視覺語言,左側用梵高變體畫風,代表咖啡遍布全球的飲用者;右側則用水墨淡彩畫風,次第展現頗具少數民族特色的梯田、篝火,背著背扇式嬰兒襁褓、穿著民族服飾的云南咖農,潤物無聲地“植入”中國文化符號。“馬卡龍配色”和“中國風韻味”碰撞出既沖突又和諧的美。
視頻中,淡棕色的咖啡和乳白色的奶泡還幻化成了陰陽魚圖,通過“黑夜是陰,白晝是陽,彼此存在差異,卻又和諧共生”的旁白,加之“梵高風”的金發女郎與“水墨風”的云南咖農同屏舉起咖啡“干杯”,將全世界的咖啡愛好者和中國的減貧事業聯系到一起——為你我的生活增添味道的咖啡,也能讓遠方咖農的生活更美好。
“咖啡”這個中外“通吃”的生活化元素,既是小切口,又是穿針線,時空隨著咖啡豆流轉,連接起咖農和消費者、脫貧和“造血”。
團隊的編劇、原畫師、執行導演、制片前后共迭代制作了3版分鏡頭腳本、4版美術畫稿、3版動畫成片,以及8個多語種的版本,近50張逐幀手繪圖。在視覺創作過程中,小切口代入、強文化吸引、注意力聚焦、人格化共情“四大法則”成了團隊的法寶。
“咖啡扶貧”成了“爆款”,依葫蘆畫瓢再做個“紅茶致富”,是否也能火呢?
團隊對此很清醒——就好比軍事演習,安裝自動控制裝置的火箭升空后,能實時監測數據、調整參數,直至命中目標。實戰中的經驗是必備的“作戰工具”,但也需不斷通過大數據挖掘、分析等進一步升級“武器裝備”,不斷從創意到策劃找到更精準、更能引發共鳴的故事點、故事線和敘述方式。
視頻做好后,團隊還邀請了不同國家的人參加觀片會,實時記錄他們觀片過程中的表情、反應、評論等,以“路人甲”“如初見”的反饋與意見,完善這部視頻。“其實不管東方還是西方,不管來自印度洋還是地中海,人心都是相通的,能讓人哭、讓人笑的,都是一樣的東西。”團隊成員說:“能抓住這個內核,故事怎么講都是好故事。”
海內外閱讀量超4億,視頻出道即“帶貨”
被一眾“大V”點贊好評,團隊為何直呼“遺憾”?
2020年11月23日,我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四天后的27日,《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正式推出,為中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獻禮。在新華社海外社交媒體首發后,這部視頻的國內外閱看和互動量達4.13億次,其中國外主流社交平臺自然瀏覽量超1億;在國內更是橫掃各大平臺的頭條、熱榜,“霸屏”了大家的朋友圈。
不少海外網友在評論區表達對“陰陽魚圖”的強烈興趣,還有來自東南亞國家的網友自發做起“科普”。國內也有很多網友感覺“被科普”了:原來只知普洱茶,不知普洱好咖啡!
從后臺數據看,視頻播發后,“云南咖啡”“普洱”“咖啡扶貧”等詞的搜索量都出現了大幅上升。
還有非洲等地區的網友像是找到了“他山之石”:“這種扶貧模式我們也可以借鑒!”“建議推廣!”“我要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看到!”
評論區還“炸”出不少茶和咖啡的“鐵粉”,大家熱烈地討論自己愛茶多一點還是愛咖啡多一點。也有人為團隊打Call:這個視頻好好看呀,點贊!
影響還在繼續。當地時間今年1月15日,15秒精剪版的《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巨幕播放,相關報道在美國、英國、日本以英語、日語同時發布,被170多家海外主流媒體、門戶網站等轉載落地。
創作團隊一直希望這部視頻能贏得“Z世代”用戶,沒想到還“俘獲”了一眾“大V”:中聯部發言人胡兆明,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趙立堅,中國駐南非大使陳曉東等10余位外交官接連“轉贊評”;盧旺達駐華大使、巴西駐華使館參贊等外國駐華使節表達高度評價;中國駐美國、肯尼亞、南非等多個使領館的臉書、推特官方賬號轉發。
被一眾“大V”點贊好評,團隊成員有何感受?
“說實話,我們有些遺憾!”團隊成員說:“原因不在‘大V’,而在我們沒有將商務團隊前置。”
原來,出于對“單純講好一個故事”的執著,團隊沒有設置“帶貨”環節,結果視頻火了,好多網友在評論區“求購買鏈接”。“如果真能把視頻傳播的‘轉贊評’轉化成消費扶貧的‘買買買’,那是結結實實的助農惠農啊!”團隊復盤時反思,由于經驗、預估不足,沒能“破壁”商務圈,是一大遺憾。
不過,這部視頻也完成了自己的核心使命。新冠疫情在海外肆虐,國際輿論場上有著不友好的微妙氛圍。《一杯咖啡里的脫貧故事》有效對沖了部分西方媒體對中國扶貧政策的歪曲和質疑,得到了絕大部分國外網民的正面反饋。
“我們要繼續把中國好故事,講到國內外網友的心里。”這是團隊共同的心聲。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團隊 視頻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