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聞
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談制造強省打造新引擎
新華社廣州1月19日電 題: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廣東省省長馬興瑞談制造強省打造新引擎
新華社記者徐金鵬、王攀、馬曉澄
開年之際,總投資150億元、年產能500萬噸的恒力(惠州)PTA項目正式動工,這標志著廣東加強綠色石化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建設邁開了新的一步。
大項目背后是一張發展“大藍圖”——作為經濟規模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的省份,展望“十四五”時期,廣東如何將自身打造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如何以企業為主體打造新的創新引擎?怎樣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圍繞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廣東省省長馬興瑞。
為何說“十三五”對廣東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廣東“十三五”時期發展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剛過去的2020年克服了哪些挑戰?
馬興瑞:“十三五”時期是廣東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五年。全省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的大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從2015年的7.5萬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超過11萬億元,年均增長6%;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鋪開,深圳先行示范區開局良好,重點領域改革攻堅克難,市場發展活力動力充分激發;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一核一帶一區”建設和鄉村振興加速推進,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勝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持續提升,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回顧2020年,廣東堅持全國全省一盤棋,迅速有效控制疫情,高效推動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成果。預計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超過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1%,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7.2%,展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
怎樣加快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記者:廣東提出將自身打造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為此將在哪些方面發力?
馬興瑞: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是廣東貫徹落實總書記、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的政治自覺,是廣東實現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的關鍵路徑,也是廣東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廣東將強化三方面功能。
一是強化支撐功能。廣東經濟總量占全國近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1/10強,外貿進出口額占全國1/5強。制造業是廣東最大的優勢和競爭力,產業鏈供應鏈是事關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我們將圍繞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加快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高端裝備制造等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全面塑造廣東產業發展新優勢。探索“鏈長制”,以“鏈主企業”為核心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全產業鏈生態。
二是強化聯通功能。廣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關鍵是加快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構建聯通內外的貿易、投資、生產、服務網絡。我們將大力拓展國內經濟縱深,聯通國外市場,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務實合作,繼續深耕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加快建設貿易強省。
三是強化撬動功能。當好戰略支點,必須發揮重大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傳導放大效應。我們將以深圳綜合改革試點為牽引,在放管服、“數字政府”建設、要素市場化配置等領域實施新一批創造型引領型改革,加快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更好服務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
如何以企業為主體打造新的創新引擎?
記者: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必經之路,作為創新大省,以企業創新為主體的廣東將如何深化創新發展,打造新的創新引擎?
馬興瑞:90%的科研機構設在企業,90%的科研人員屬于企業,90%的研發經費來源于企業,90%的發明專利產生于企業,“四個90%”是廣東創新發展的最大特色和突出優勢。
廣東打造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需要進一步發揮廣東省企業創新意愿強烈、動力強勁的特點,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使企業成為創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轉化的生力軍。我們將大力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依托行業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創新,承擔重大科技項目。
同時,我們將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出臺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抓好國家實驗室、10家省實驗室建設,在材料、生命、海洋、能源等重點領域謀劃建設一批重大創新基礎設施,優化提升實驗室體系和創新能力,打造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把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動從“0”到“1”的原始創新,努力突破更多“卡脖子”技術,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的廣東路徑。
如何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記者:“十四五”期間,面對更加復雜的國際環境,廣東將采取哪些新舉措,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戰略,服務“一國兩制”大局?
馬興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我們將積極作為,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攜手港澳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大力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攜手港澳統籌推進航空、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加快形成1小時交通圈、經濟圈、生活圈。圍繞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重點從投資貿易、專業資格互認等方面堵點入手選準突破口,再形成一批“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的創新舉措。
——加快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對標全球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做強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平臺建設,打造空間分布集聚、優勢協同互補的全球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進一步集聚全球高端創新和產業資源,積極打造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制高點。
——著力推進民生領域合作。從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出發,從港澳普通民眾最關心的身邊事辦起,聚焦青年創新創業、社保政策銜接等熱點難點,謀劃推出三地居民關注度高、受益面廣、影響力大的政策措施,為港澳同胞特別是港澳青年在內地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便利條件,更好服務“一國兩制”大局。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創新 打造 廣東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