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河南省政協委員借喻熱播劇話鄉村藝術公園
中新網鄭州1月17日電 (闞力)“一個藝術村官借助畫筆,讓窮山村脫胎換骨,美得驚艷。”在17日開幕的河南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委員通道”答記者問時,河南省政協委員、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借喻熱播劇《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故事情節,描繪他用5年時間打造的鄉村藝術公園。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鄉村藝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郭愛和的“愛和小鎮”也隨之誕生。
“我是做三彩的,為了讓三彩技藝能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2015年,我帶著夢想來到當時的囯家級貧困縣洛寧縣。”郭愛和介紹,當地的羅嶺、花樹凹等村落自然風光得天獨厚、美倫美幻。
在郭愛和看來,資源不等于資產。他回憶,當時當地村民生活品質并不高,而他和他的團隊在水、電、路、網都不具備的條件下,開始“三彩國際陶藝村”——“愛和小鎮”的建設和探索,改造殘垣斷壁的破窯洞、缺乏美感的老房子,用三彩藝術激活鄉村旅游。
記者曾實地探訪過“愛和小鎮”,藍天白云下花叢遍野,窯洞、土屋、紅燈籠……眾多中國元素植入其中,讓人眼前一亮。
“空中看是一個青春美少女,預示著陶瓷永遠充滿活力。”郭愛和介紹稱,為帶動當地365天的旅游,他帶隊走村串鄉,在豫西鄉村收集到的上萬口陶瓷大缸,在村口做了個陶藝裝置作品“容”。
此外,郭愛和團隊為羅嶺全鄉設計制作三彩村標,為花樹凹農民規劃農宿,每年推出“油菜花”“向陽花”“三彩中國年”等各種大地藝術節,為洛寧旅游把脈,帶火當地的農家樂和農產品文創銷售,讓村民足不出戶就得到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其間,郭愛和團隊積極舉辦的六屆中國“當日”藝術展,啟動了“美育中國”計劃,一百位藝術家、一百件藝術品、一百位愛心席,讓村民和孩子們在自家門口欣賞最高水平的藝術作品。捐贈藝術作品513幅,募集善款124.8萬元。用愛心善款在洛寧縣全域86所中小學掛牌設立“美育教室”,資助洛寧縣上千名師生到洛陽市區進行藝術、美育研學,邀請藝術大咖、教授給全縣的美術、音樂老師培訓上課。
“藝術的力量是潛移默化的。”郭愛和說,幾年前,洛寧縣考上的藝術生還只有幾十個,2020年洛寧縣這個數字達到了122人,其中不少學生是來自貧困山區。
在答記者時,郭愛和提出一些思考:用藝術破解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溝域經濟、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難題,實現永續發展的鄉村振興,是一條特別值得探索和推廣的道路,讓鄉村藝術公園成為可推廣、可復制的樣板間。
“讓藝術再造鄉土文明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最后郭愛和寄語,未來他期望更多的藝術家走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添彩、增彩、出彩。當藝術“豫”見鄉村,河南的鄉村會美出氣質、美出內涵、美的恒久遠。(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藝術 鄉村 郭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