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1年地方政協全會掃描>主席談
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安徽省宣城市政協不斷探索創新方式方法,切實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強鏈+延鏈”,延伸建言資政深度。在精準選題上下功夫,這是搞好協商議政的基礎環節。比如,宣城市政協聚焦“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召開資政會,市委主要領導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與黨政中心工作高度契合。在深耕細作上下功夫。在調研力量的配備上,組成領導、專家、部門三位一體的調研隊伍;在調研路徑的選擇上,真正下沉到第一線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堅持“領銜督辦+全員參與”,拉升提案辦理高度。樹立鮮明質量導向,提案質量是基礎,只有提得好,才能辦得好;提案辦理質量是關鍵,只有辦得好,才能落實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黨政領導領銜督辦重點提案,為各承辦單位作出示范和表率。增強系統思維,在提案的策劃提出、審查立案、督查督辦、民主評議、提案公開、信息化建設等環節加大創新力度。
堅持“主業+專業”,豐富專委會工作維度。聚焦主責主業讓工作“實”起來,緊扣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當好組織調研協商的主力軍、反映社情民意的主渠道、推進民主監督的主動力。發揮專業優勢讓工作“亮”起來,切實把專委會的專家委員和相關界別的專家學者吸收到工作中。優化聯絡服務讓工作“活”起來,構建委托培訓、專題培訓、業務培訓等多層次學習體系,組建參政議政人才庫。
堅持“課題+平臺”,拓展協商議政廣度。建立上下聯動協商機制,深化政協系統的工作協同,提高整體履職效能,放大政協工作效應。積極搭建“請你來協商”“委員會客廳”“協商在一線”“社區議事廳”“委員進社區”等各具特色、各有側重的協商平臺,讓政協工作的觸角向基層、鎮村(社區)、企業延伸。建立網絡協商機制,建設網絡議政、遠程協商開放平臺,構建便于社會公眾參與的網絡協商模式,更好地激發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和協商活力。
(作者系安徽省宣城市政協主席)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