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法治>法治人物
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
從農民到律師 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
通訊: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從農民到律師 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
中新網包頭1月13日電 題:內蒙古“網紅律師”成長記:從農民到律師48歲那年知識改變了命運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老鐵們,學法、守法、遵紀守法,今天我們聊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12日下午,57歲的劉學云將手機架在他的普法直播臺前,聲音洪亮地說道。
20分鐘后,劉學云的普法直播進入連麥環節,一名上海市民說道:“我有一個房屋被騙的案子,需要向你咨詢……”
“我只能簡要和你說,由于你的表述不是很清晰,建議你到上海律師事務所去辦理代理手續。”劉學云告訴記者,“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人咨詢各種法律問題。”
“能為他們釋疑解惑,普及法律常識,我感覺自己的價值得到了體現。”劉學云說。
劉學云是位于包頭市九原區的內蒙古鐸譽律師事務所主任,他的辦公椅后是一摞摞他和律所獲得的榮譽證書。
“我不諱言自己的農民身份,現在的戶口還在農村。”劉學云說,自己從農民到律師,再到現在的“網紅律師”,一切都是靠學習得到的。
在律師界,劉學云近兩年聲名日隆,這源于他借助互聯網平臺成為了“網紅律師”,如今已擁有107.3萬粉絲。
“有時候到省(區)外辦案,有人和我打招呼詢問,‘你不是那個‘劉律師’嗎?’”劉學云認為,“這個時候,能感受到網紅的意義和價值。”
劉學云是一個喜歡挑戰自我的人,兩年前他迷上了新媒體,還專門買了如何玩微信、如何玩微博之類的書籍,認真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時,劉學云還曾義務為當地村民、企業進行“直播帶貨”,助力當地更好復工復產。
劉學云并不介意大家叫他“網紅律師”,他認為,這是一名律師能否與時俱進的最主要標志,“通過為粉絲解答法律難題,逼迫自己不斷學習,有何不好?”
如今回溯劉學云的成長軌跡,他將所有一切都歸結到學習上面,稱“知識改變命運。”
上世紀80年代,劉學云在自己的家鄉參加了一次法律知識競賽,斬獲第一名,這成為他此后“學法”的動力。
“那次經歷對我一生都很重要,讓我明白學習的重要,讓我徹底喜歡上了法律。”劉學云說。
但此后,劉學云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高中畢業后,他從事個體工作,但愛學習的勁頭一直未減。
“一次,我通過法律知識,為即將被清理的攤點爭回了權益。”劉學云說,這件事讓我明白法律之于現實的意義。
上世紀90年代以后,頭腦活絡的劉學云開始以自然人的身份為當地村民代理案件,成為一名法律服務工作者,并取得了相關證件。
“人們喊我劉律師,我還沾沾自喜,但當地司法界人士對此卻并不認可,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律師需要參加國家司法考試。”劉學云說,法律服務工作者的身份讓他在具體辦案中吃了不少苦頭,也遭遇了各種冷言冷語。
2000年之后,劉學云參加國家司法考試的念頭越來越強烈,他內心里經常對自己說:“一定要考個律師證,給你們看看。”
后來,他通過函授、面授等方式陸續取得了大學學歷,開始備戰國家司法考試。
“為了能夠通過這次大考,我每天早晨5點起床,背誦各種法律條文,為了能夠將備考資料記憶深刻,MP3聽壞了兩個。”劉學云說,“有時走在大街上,手里拿著紙條,念念有詞,人們還以為這人‘神經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48歲的劉學云最終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正式成為一名律師。
令人驚喜的是,與他一起備考的女兒也順利通過考試,此事一時被當地司法界傳為佳話。
按照律師執業要求,每次開庭或者在公眾場合都需要穿西裝、扎領帶或者穿律師袍。或許是太過珍視自己的律師身份,在過去的9年中,劉學云每天都是西裝革履,即便在直播臺前亦如此。
“你必須對律師的職業有發自內心的尊重,這樣才能對法律有真正的敬畏。”劉學云說,“自己在直播臺前普法,就是想傳達一種理念,一切依法辦事,做一名遵紀守法之人。”(完)
編輯:何方
關鍵詞:劉學云 網紅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