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新時代再唱山歌給黨聽》
——寫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之際
歷史的潮流總是奔涌向前,偉大的事業猶須披荊斬棘。 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再次迎來命運接續的關鍵時點。
2020年11月23日,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貴州省宣布最后9個深度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不僅標志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實現整體脫貧,這也標志著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國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已經完成。全部消除絕對貧困,這在我們國家幾千年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里程碑和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作為農民子弟,我對脫貧致富有著切身的感受。我的家鄉河北省廣宗縣是國家扶貧重點縣,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親身感受過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經歷過貧窮生活,嘗過貧窮的滋味,我深知擺脫貧困祖祖輩輩都渴望,幸福生活祖祖輩輩都向往。2019年5月廣宗縣脫貧摘帽,貧窮的村莊舊貌換了新顏,老百姓勤勞致富過上了好日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父老鄉親打心眼里念念不忘共產黨的恩情。
作為青年詞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肩負著用文藝講好“中國脫貧攻堅故事”,歌頌共產黨、歌頌扶貧干部、歌頌人民群眾的神圣使命,萌發了創作歌曲的想法。
在創作歌曲的過程中,我的腦海里想起了《唱支山歌給黨聽》,耳邊回蕩起那熟悉的旋律。“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這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歌詞。半個多世紀來,這首歌唱遍了祖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激蕩過幾代人的心扉。歌曲用樸實的歌詞真實表達了從舊社會走到新中國的普天下勞苦大眾的心聲,深切反映出勞苦大眾對新中國和共產黨由衷的愛戴之情。這首歌在幾代人中間傳唱不已,至今依然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在艱苦奮斗中實現了千百年來的脫貧致富夢想,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我想創作一首歌曲《新時代再唱山歌給黨聽》。
在創作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到,打贏脫貧攻堅戰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脫貧攻堅,親力親為抓扶貧工作。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讓中國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懷著對這片土地最深的愛,懷著對人民最濃的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創造了中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廣大扶貧干部與廣大人民群眾一起攻堅克難的結果。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的背后,離不開一支支能打善戰、實干創新的扶貧干部隊伍。在脫貧攻堅一線,扶貧干部明知條件艱苦,依然義無反顧;明知困難重重,依然奮勇直前。
全國廣大黨員干部“上山下鄉”到貧困村駐村幫扶,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280多萬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還有770多名扶貧干部犧牲在反貧困斗爭的戰場上……這些吃住在村扎根基層的駐村干部、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戰中最辛苦、最勞累、付出最多的。是他們,揮灑著青春和熱血,綻放著無悔人生的光彩,書寫著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風采和情懷;是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展現了扶貧干部的擔當和風采。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廣大貧困群眾艱苦奮斗的結果。擺脫貧困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業、社會的事業,更是貧困群眾自己的事業。廣大貧困群眾自強自立,艱苦奮斗,挽起褲腿,揮灑汗水、擼起袖子加油干,甩開膀子奔小康,實現了祖祖輩輩脫貧致富的夢想!
有感于此,我用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感情,傾情創作了《新時代再唱山歌給黨聽》。福建漳州南靖籍青年作曲家,民建福建省委文化委副主任吳歡彬,傾情創作了親切悠揚優美動聽的旋律,以朗朗上口親切訴說的表現形式,深情反映貧困群眾發自內心地對共產黨的感恩之情!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淘傾情演唱《新時代再唱山歌給黨聽》,歌聲悅耳動聽,音色圓潤,聲情并茂,扣人心弦,深情表達了脫貧致富的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深切的感恩之情!
謹以此歌贊頌中國共產黨深厚真切的愛民情懷和脫貧攻堅的偉大壯舉,贊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扶貧干部,贊頌自強自立艱苦奮斗的貧困群眾,表達脫貧致富的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深切的感恩之情!
(作者系青年詞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全國政協辦公廳處長)
編輯:楊嵐
關鍵詞:脫貧 貧困 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