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教育>假如我是委員
校園安全風險管控如何體系化?教育部這樣說...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他們的健康成長已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青少年的成長一部分受到家庭教育的影響,另一部分則受到校園相關教育的影響。從小學到大學,一個人的大半生都在校園中度過,校園安全的管控也成為很多家長、社會人士的重點關注點,然而近年出現的一些校園事件,例如學生抑郁數量增加,不法分子混入校園盜竊......暴露出了現如今一些學校的安全管控還不到位。對于校園安全風險管控應該怎么做呢?看看教育部怎么說的吧。
2020年12月17日,教育部對于政協委員們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中提出的《關于加強校園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化建設的提案》作出了相關答復。(以下簡稱為《答復》)。
《答復》從加強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教育、學校安全標準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構建校園安全經費保障機制、完善和健全校園安全法律法規四個方面給出了指導措施。
巧了,“假如我是委員”平臺也有多位“委員”提出了相關提案。
2020年6月2日,虛擬株洲市石峰區政協委員易蘇提出《關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2020年6月10日,虛擬西安市碑林區政協委員苗提出《關于推進我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提案》,提案中提到的加強師資培訓,整合教學資源;將生命教育引入師范生職前培訓和教師繼續教育,以1:500的師生比例對教師進行培訓,組織教師定期學習、觀摩、交流的建議與教育部的答復不謀而合。
《答復》中提到:各地各校不斷健全學校安全“三防”標準建設,完善學校安全事項認證機制,增強校園安全防范技術能力。制定完善本地學校安全標準體系、開展學校安全事項認證情況。
2020年12月7日,虛擬成都市郫都區政協委員???提出《關于加強校園安全防護的提案》,提案中就提到:幼兒園要加強門禁管理,值班巡查制度、人員車輛進出登記制度、視頻監控值班制度等。
2020年11月24日,淮北師范大學學生尹夢提出《關于平衡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提案》,提案指出:高等教育資源的發展及配置是影響一個地區人才培養和高校發展實力,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縮小地區教育差異的重要因素,并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高校之間三者給出了相關建議。
教育部對此作出答復:中央財政主要通過支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改善普通高中學校辦學條件補助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等資金,支持各地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各地校園物防、技防所需經費可按規定通過上述經費渠道安排。各地可結合實際、發揮省級統籌作用,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合理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支持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一個問題的提出往往反應出了一群人的問題和需求,當問題被回復,建議被采納時,也解決了很多人面臨的問題。你是否心動了?來到“假如我是委員”平臺,提出你的想法,為民生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體驗“委員”履職,為祖國發展建言獻策吧!
編輯:陳姝延
關鍵詞:校園安全 教育部 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