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日本:匠人之心
“禪”是梵文“Dhyana”(禪那)的音譯略稱,意為“思維真理或靜息念慮之法”。這種修行之法注重觀察內心,一念一瞬,不關注外在,在極簡的靜默中“安住一心”。日本深受禪宗文化的影響,該國的能劇、日式園林、歌舞伎、茶道和花道莫不如此。
法國攝影師羅曼·熱阿諾(Roman Jehanno)在其“處世之智”(Savoir-faire)系列作品中,拍攝了各國的匠人。與秘魯的魔幻、歐洲的深厚相比,日本匠人會全身心地將自己置于每一個重復的行動之中,他們清空自我和欲望,拋開外在形式,在簡素和幽玄中達到肉身與心靈的統一。禪宗文化的核心是心,日本匠人也在一張面具、一塊石頭、一朵花、一棵樹和一把刻刀中確立了自己的“匠人之心”。
“靜默”濃縮了一切
枡野俊明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枯山水”園林設計師之一,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代最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他同時也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禪寺建功寺的住持。建功寺位于神奈川縣鐮倉市,于1253年建成,由中國僧人蘭溪道隆移居日本后創立,是日本五大禪寺之一。
枡野俊明是建功寺上任住持的長子,從小就接受了嚴格的禪宗訓練和學習,并將其運用到了園林設計中。在他稱之為“作庭”的營造庭院的過程中,他遵循“禪”的精神內核,把自己放置于不同的空間中,和一塊石頭或一棵樹對話,完全沉浸在客觀物象的精神世界中,去感受一塊石頭的情感和聆聽泥土的訴說,然后把它放置到庭院中最合適的位置。每一次“作庭”,他都視為一次修行。
庭院揭示出每一件事物的本質或內在價值,自然和日常之間的聯結。在進入和石頭的情感聯結之前,枡野俊明首先要進行徹底的“清理”,最大限度地在心理和身體上放下欲望和放棄對自我的掌控,達到“無我”境界。在禪宗修行中,絕對不允許三心二意,每一個重復性動作、每項任務都必須要全身心投入,如果因不努力而失敗,要向所有人謝罪,才能得到原諒。通過進入這種狀態而設計出的園林是具有精神性的,“靜默”濃縮了一切,設計者和觀看者都達到了“不立文字”的境界,人和人之間不須通過文字和語言,在心與心之間就可以交流并獲得啟示。在觀看中,觀看者通過目不轉睛的凝視,為自己創造出一個內省的機會。枡野俊明希望,人們可以把庭院看作心無旁騖地審視自身的場所。在觀賞庭院時要將眼中的庭院與自身看作一體,庭院中的巖石、樹木、水都表現出超然于外在的真實,在禪學里,這叫佛相。
在熱阿諾的照片中,枡野俊明也凝視著鏡頭前的攝影師與我們每一個觀看者。他笑得淺而溫和,背景是綠色的樹和枝條,看起來像是盛夏快要結束時散發著微微余暑的綠,整個畫面樸拙而簡單。不均齊、簡素、枯高、自然、脫俗和靜寂,這是日本著名禪宗學者久松真一總結出禪宗藝術的特點,也是日本匠人之心的最好映射。
方寸之間,意猶未盡
明治維新之后,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在日本,很多傳統技藝開始遭遇現代化的碰撞和挑戰,逐漸式微,有些甚至有失傳的可能,“友禪”雕刻就是其中之一。
“友禪”是一種特殊的和服染色技法。在江戶時代,京都繪扇師宮崎友禪齋將扇子的繪制技巧用于和服的布料上,使用天然的物質如淀粉、米制成的防染劑,進行手工描繪,其線條輕盈且花紋清新,并且不損傷織物,色彩也沒有限制,廣受歡迎,后人以“友禪”命名這種染色技術。整個染色過程都是手工進行,工序十分復雜,需要先把花樣在特制的紙上刻下來,然后把型紙放在和服的布料上,對照紙上的花紋,通過糨糊覆蓋、反復染色和漂洗,讓無色的布料印染出圖案。一件樣式繁復的京都友禪手工染花和服需要至少400~500種“版型紙”。
“友禪”雕刻是一個極其注重細節的技藝。刻刀工具至少有30多種,為了讓刻刀保持鋒利,還要時時磨刀。使用不同的刀和刀法,能雕刻出不同的事物,櫻花花瓣線條纖麗,落下的紅葉痕跡深且飄逸,富士山、飛鳥、蘭草、箭羽與海浪,天地之間的一切,都盡在“友禪”雕刻師的刀下。
如今,手工制作的和服已逐漸退出市場。為節省勞動力和降低成本,人們在制作和服時,更多采用西方引進的合成染料,傳統的手工和服逐漸越來越少,目前,京都和服的產量已經減少到興盛期的1/10左右。
在熱阿諾的鏡頭下,西村武志左手攥住刻刀的上端,右手食指按住刀鋒,緊緊貼在褐色的紙板上,他壓平唇角,臉部是一種用力的姿態。作為京都西村友禪雕刻店的第二代主人,由于生意冷清,西村武志不得不靠妻子的收入來維系自己雕刻師的工作,兒子也對傳統“友禪”雕刻毫無興趣,拒絕子承父業。
出于對雕刻師技藝面臨失傳局面的不甘,西村武志決定用創新的方式,開拓新市場。他不再僅僅制作和服,而是用“友禪”雕刻技法制作iPad保護套,并將和服上的一些經典圖案移植過去。由于是純手工制作,一個iPad保護套價格大約在2萬日元(約1200元人民幣),還被售到法國。他還與巴黎的藝術家合作開發出“友禪”雕刻壁掛,以傳統佛像為主題,很受西方收藏家的喜愛。
“人類應該努力去保存和延續那些古老的技藝。”熱阿諾對《中國新聞周刊》這樣強調。他說,在不同的國家拍攝匠人,幾乎每次都會遭遇同一個問題——年輕一代對這些古老而傳統的技藝沒有太大興趣,他們不耐煩于數十年枯燥的技藝訓練與打磨,也排斥任何重復性的體力勞動。隨著最后一批身懷傳統技藝的匠人逐漸老去,在未來數年中,人類可能會經歷巨大的損失,不僅是關于技藝知識的失傳,而且是匠人之心的消失。
如果考察世界上傳承時間最久遠的匠人世家,日本的傳統匠人家族一定占據了一席之地。禪宗文化承認一切都是無常的,世界上的事物沒有什么是處于停頓狀態,都在逐漸地持續變化,因此,衰亡和消失也是常態。所以,在日本的物哀文學中,最喜歡描繪四季的變幻。他們會為每一片落下的櫻花,被分割的水影和流逝的夏季而感懷,但這種感懷不止于哀傷——世事無常,美是稍縱即逝的,但在一個瞬間也可以抓住永恒。再如,日本能劇中的面具,特意制成無表情的模樣,但演員只要通過輕微的動作變化就可以顯出其下隱藏的各種豐富多樣的表情,因此“能面”的表情也被稱為“中間表情”,一張臉上兼具悲喜,似悲實喜,似喜實悲。
關于日本匠人的變與不變,或許可以用一句禪宗的話來形容:方寸之間,意猶未盡。
編輯:楊嵐
關鍵詞:日本 匠人 友禪 雕刻 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