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回顧與展望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自2017年起,中辦國辦先后印發《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相關文件,2019年《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出臺,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也列入其中,形成了“四大”國家文化公園布局。
說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國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十分關注。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每年都有相應的調研和視察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專家為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和遺址文物的保護積極建言資政,發揮了獨特積極的作用。2020年9月,全國政協以“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為題,召開第十七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百余位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部委同志參會,通報情況、平等協商、凝聚共識。
依據相關報道、結合各地進展情況,重點圍繞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本報記者整理了近年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牽頭組織的履職活動,回顧和展望全國政協對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工作要點和進程。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歷經2000多年的持續營造,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12個歷史時期,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具有線性特征的軍事防御體系遺產,于198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此后,全國政協關于長城的提案和調研活動每年都在提出和進行,可以說,長城保護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歷屆全國政協委員們的積極建言。
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文化和旅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其中長城河北段作為重點建設區于2021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2020年8月28日至9月4日,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圍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題,在山西、河北兩省開展監督性調研。這是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第一次、也是《建設方案》印發以來首次對長城進行調研。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目前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建立工作專班、編制相關規劃、組織專家論證等多種方式,正在有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結合長城文化公園實際,已建立了較完善的規劃體系。同時,根據長城沿線15個省(市、區)申報情況,統籌考慮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區位特點、公眾需求等因素,初步遴選了45個國家層面重點建設項目。對沿線15個省(市、區)300余名干部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線上培訓,進一步提升各地開展有關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的思想認識,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因地制宜開展廣泛的主題活動和宣傳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還將加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數字云平臺,整體提升沿線省份宣傳展示水平。
委員們認為,高質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堅持保護第一,嚴格保護和管控長城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同時根據每段長城的區位特點、資源稟賦、人文歷史、現實需要等因素,研究確定保護重點,努力做到分類施策、精準保護。要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做到既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又避免無序開發、過度商業化。
在歷史上長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僅是軍事防御工程,也是發展商貿、文明互通的橋梁和各民族的家園,要通過研究闡釋不斷挖掘長城的精神文化內涵,講好長城故事,弘揚長城精神,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做好“長城+”的文章,把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沿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要鼓勵引導更多志愿者、社會團體參與長城保護,開展公益服務,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群眾支持、社會參與的長城保護新局面。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由京杭、隋唐、浙東運河三部分共同組成的中國大運河,全長約3200公里,是世界上開發年代最早、空間跨度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運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古水道,挖下修鑿邗溝的第一鍬土,一部恢宏磅礴的運河史由此開篇。同一時期,越王勾踐開鑿山陰故水道,成為浙東運河的前身。
隋唐大運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朝開通永濟渠和通濟渠,逐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為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的水運大動脈。
元代之后,隨著北京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大運河的航運目的地也由洛陽轉移到北京。隋唐大運河被截彎取直,濟州河和會通河開鑿而成,又修建通惠河,全長約1800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至此,構成了以大運河為中心,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8省(市)20多座城市的水上交通網。
千百年來,大運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大運河相關的修復、整治與活化利用工作從未中斷。早在“文革”結束后不久,剛開始恢復工作的第五屆全國政協就開始積極推動大運河的申遺和保護,相關提案更是連年不斷。
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旨在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連續兩年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沿線多省(市)對大運河進行了專題調研,還通過雙周協商座談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為做好大運河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建議。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綜合效益逐步顯現。《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完成,明確了各項重點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沿線各省(市)相關博物館、展示館、文化公園、遺址工程等都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立法工作也在順利進行,大運河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平臺初步運行。重點河段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試調水后,目前,通惠河、北運河等主要河段已基本實現常年有水。同時,沿線各省(市)也在積極制定生態空間管控措施,對重點河段進行全面監測和綜合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也將繼續關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幫助進一步凝練和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研究謀劃一批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級重大標志性項目,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推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共建共治共享。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
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征線路為主,兼顧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征線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15個省區市。
《建設方案》印發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連續兩年就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紅色旅游線路建設等相關題目組織專題視察。委員們實地考察、座談交流、訪問紅軍后代,重走長征路,感受長征精神,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言獻策。
2020年10月11日至17日,全國政協“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視察團在甘肅、寧夏、陜西開展考察,委員們貼近長征線路走,深入歷史場地看,先后來到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會寧紅軍會師舊址、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館、吳起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紀念園、志丹縣革命遺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瓦窯堡革命舊址紀念館等革命遺址,深入了解革命文物保護和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
2019年,視察團從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出發,先后考察了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館、于都河渡口、瑞金中央政治局舊址、猴場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斗遺址、青杠坡戰斗遺址等30余處紀念館、名人故居和革命遺址遺跡,并沿著紅軍足跡考察赤水河地區。
紅軍長征歷時兩年,線路總長達到3萬多公里,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存。長征,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長征文物記錄了長征的歷史進程,印證了長征的行軍路線,見證了中國革命成熟的堅強領導核心的形成,記錄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歷程。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為切實加強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充分發揮革命文物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重要作用,就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提出了意見。
《建設方案》中提出,計劃于2023年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在此契機下,委員們建議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于革命文物保護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抓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各項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認真謀劃省市縣三級規劃,著力突出重點、做出亮點、體現特色。要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系,堅持保護第一,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傳統弘揚好、革命文化傳承好。要加強研究、資政育人,加強長征歷史文化和長征精神的研究,加強博物館、展覽館軟件建設,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深入挖掘長征歷史文化當代價值,大力宣傳弘揚長征精神。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亦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則是黃河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舉措與手段。
2019年9月17日,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在次日召開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全國政協近年來持續發力,圍繞黃河文化和黃河保護開展履職活動。
2020年1月,沿黃河九省區各級政協全體會議密集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大家談認識、講體會、擺問題、提建議,為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凝心聚力。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沿黃河九省區政協主席還提交聯名提案,呼吁加快立法和頂層設計,以促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為抓手,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前,“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就出現在委員的提案中。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甘肅省委會主委霍衛平建議“在國家層面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將其作為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之后的第四個國家文化公園”。
那么,為什么要把黃河納入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中?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
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河洛、關中、齊魯等農耕文化,開創了世界農耕文明先河。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北宋以后,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于重要地位。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中華文明的精髓,納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當之無愧。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以青海省瑪多縣多石峽以上地區為河源區,由東向西包括上、中、下游和11個河段,主要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在國家相關部委和主要涉及地區的共同推動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展取得豐碩成果,相信今后隨著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會成為中國一張亮麗的“金名片”。
編輯:楊嵐
關鍵詞:國家 文化公園 建設 保護 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