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云南:助盲脫貧走出光明路
今年42歲的張楊是云南省丘北縣的一名盲人,家住農村,因為殘疾難以就業,只好在家里開了個小賣部維持生活。直到在當地殘聯的幫助下,接受盲人按摩培訓,他才逐漸走出生活的困境。
如今,張楊與朋友合伙,在丘北縣城開了一家盲人按摩店,還聘請了一名盲人按摩師,家人生活不成問題。
張楊生活的改變,得益于云南省的助盲脫貧行動。“十三五”期間,云南省針對盲人開展按摩培訓惠及1萬余人次,大部分盲人通過就業改善了生活。
助盲脫貧行動先后得到中國殘聯、財政部等國家部門的推介,成為全國性的助盲就業脫貧行動,為脫貧攻堅貢獻了獨特的經驗。
在云南省,持證視力殘疾人有13.58萬人,就業年齡段持證視力殘疾人有6.77萬人,納入“貧困人口建檔立卡數據庫”持證視力殘疾人32497人。
2016年初,云南省政府牽頭,省殘聯、扶貧辦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實施了助盲脫貧行動計劃,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培訓扶持貧困盲人脫貧示范帶頭人1萬人次,扶持建設500家盲人規范化按摩店。
尹劍龍是丘北縣的一名盲人,他先后曾經去廣東打工、在昆明市擺設按摩攤等,歷盡艱辛。2008年,在殘聯幫助下,他在文山開設了盲人按摩診所,逐漸成為當地盲人按摩的一張名片。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黃正雄介紹說,每年會根據盲人保健按摩機構的量化評估等級進行服務指導和資金扶持,對于每年新準入的盲人保健按摩機構自愿按要求開展規范化建設的每個店補助1.6萬元至2萬元的店面改造;對當年年審中繼續確定為原等級或降級的盲人保健按摩機構,次年通過考評確定為基礎規范機構(無星級)的盲人保健按摩機構,一次性給予2000元扶持資金,于當年年審中升級的盲人保健按摩機構,一次性給予3000元扶持資金。
尹劍龍的按摩店被確定為“文山州盲人按摩實訓基地”,同時,他發揮個人專業特長,為盲人朋友提供培訓,并參加全國盲人按摩交流活動。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文山州扶持66個盲人保健按摩機構,完成規范化建設盲人保健按摩機構57個;培育盲人保健按摩實訓基地1個;創建盲人保健按摩形象店3個;對數百名視力殘疾人、次視力殘疾人進行培訓和輔導。
截至12月4日,云南省共建設完成規范化盲人保健按摩機構736個,覆蓋了全省16個州(市)的119個縣(市、區);共組織各類盲人按摩相關培訓10159人次;扶持建設12家盲人醫療按摩診所。據統計,視力殘疾人通過盲人按摩初級基礎培訓后的就業率達到81%,盲人按摩師平均收入達到3500元以上。
如今,走在云南省各城市的大街上,如果你看見按摩店有“善境堂”字樣且有云南民族特色LOGO的商標,那么,這肯定是助盲脫貧行動幫扶的盲人按摩創業機構。這種全省統一商標的做法,有利于打造品牌和市場推廣,目前正被其他地區借鑒。
除了統一品牌,云南省助盲脫貧行動中還做了3件事:一是派優秀盲人按摩師赴全國各地學習,提升技能;二是對盲人按摩店進行規范化建設,提供相應的補助;三是提升盲人按摩店服務水平。
云南各地發展盲人按摩出現了多種特色模式。保山市3年來完成盲人按摩技能培訓422人,建設盲人保健按摩規范店56家,新增就業盲人100多人,平均每家盲人按摩店年增3萬元收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立足“邊疆、民族、山區”特點,參加初級以上按摩培訓的視力殘疾人穩定就業率達80%以上;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建檔立卡戶盲人李小林,在縣殘聯的扶持下,開辦了“小林盲人按摩店”,月收入達1萬余元,并帶動當地盲人脫貧。
引入企業是云南助盲脫貧行動的一大特色。在盲人按摩領域取得成功的吉康國際養生集團,把職業技能、經營管理等成功經驗傳授給盲人朋友,為盲人培訓和實習提供補貼,并負責安排和推薦就業。
扶持政策也有了突破。目前共有3家醫療按摩診所現已開通醫保,這對于云南省盲人醫療按摩事業來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開端。
“十四五”期間,如何鞏固脫貧成果,讓盲人按摩事業得到進一步發展?云南省盲人按摩指導中心提出6項重點工作建議:規范盲人保健按摩培訓考評制度、加強盲人按摩行業規范化管理、繼續加大盲人按摩師培訓力度、建設云南省首家盲人按摩醫院、把盲人按摩納入政府扶貧產品采購平臺采購目錄、出臺針對特殊人群的房租減免政策。
如今,尹劍龍的盲人按摩店除了為市民提供服務,每周還為其他按摩店負責人提供免費培訓。他說:“我希望通過長期培訓,把大家的技能提升起來,讓服務有更大的價值。此外,也希望通過互聯網,讓盲人就業有更多選擇。”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盲人 按摩 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