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織密社會救助"保障網" 兜住群眾幸福底線
近年來,江蘇省淮安市始終把民生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積極開展社會救助,全面落實兜底保障,困難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顯著增強。
四級聯動 織密救助網
寒冷的冬夜,冷風刺骨。12月15日晚,淮安市救助站站長崔士云在清江浦區石碼頭橋下巡查時,突然發現一名中年男子蜷縮著睡著了。通過詢問,崔士云得知,男子叫張某,是一名四川來淮務工人員,因欠債導致身份證被暫扣,滯留在淮安。發現張某處于醉酒狀態,崔士云趕緊將其送往醫院醒酒。第二天,崔士云再次找到張某,勸說他前往救助站接受救助。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張某重新拿回了身份證,工作人員為他買了一張回鄉的車票,讓他結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
據了解,像這樣的專項救助行動是淮安市救助站近期的工作重點。連日來,淮安市開展以公安部門為主、城市管理部門協作、民政部門配合的街面協同巡查,建立完善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救助網絡,統籌各級各部門力量,實現街面巡查全天候、廣覆蓋。遇有低溫冰雪等惡劣天氣時,加大對廢棄拆遷房屋、廢棄施工工地、工棚、橋梁、涵洞、車站、城鄉結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可能露宿區域的巡查力度,確保流浪乞討人員能夠第一時間被發現、被救助。今年截至目前,淮安市已累計開展流浪救助服務343人次、街面搜救行動804次,為流浪乞討人員織密“救助網”。
立體尋親 暢通回家路
12月11日清晨,站在家鄉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的土地上,李某娥木訥的眼光中突然煥發神采。闊別家鄉18年,李某娥終于回到了生養她的故土。
18年前,22歲患有輕微精神障礙的李某娥經人介紹嫁到淮安。那個時候,她的精神疾病還不太明顯?;楹笠荒辏€生下了一個兒子,但好景不長,在婚后的第二年,李某娥因外出時突發精神疾病,與家人走失,從此便開始了流離失所的生活。2007年3月,李某娥被淮安市救助站救助,因為她沒法說清自己的來歷,救助站只能暫時將她安置在精神病醫院接受救治。今年11月初的一天早晨,事情出現了轉機。那天一早,護士長像往常一樣詢問李某娥來自哪里等問題,這一次,李某娥突然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云南師宗李某娥”幾個歪歪扭扭的漢字,護士長趕緊向淮安市救助站報告了這一重要線索。淮安市救助站很快與師宗縣救助站取得聯系,雙方進行了有效溝通。通過一系列行政手段搜尋,終于查證到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五龍鄉有一名患有智力障礙的女子名叫“李某娥”。隨后,淮安市救助站和曲靖市救助站兩地攜手,終于讓在外漂泊多年的李某娥回到了家。
近年來,淮安市著力打造立體尋親體系,積極協調公安部門,開創性地將公安人臉識別系統和DNA比對技術運用到救助尋親工作中,同時,借助尋親網站、媒體資源擴大尋親渠道,幫助流浪人員回家。截至目前,已通過這種方式為90余名長期滯留人員圓了回家夢。
溫情攜手 兜住保障線
捧著薄薄的身份證,54歲的黃秀芬咧著嘴笑了?;窗彩芯戎靖闭鹃L張春祥至今還記得剛遇到黃秀芬時的情景?!敖衲?月16日,我們在例行巡查中救助了黃秀芬,查到她的家庭住址在淮陰區徐溜鎮湯集三王村,因為疫情防控需要,我們當晚就將她護送返鄉。當時我們了解到,黃秀芬無戶籍,雖然回到了家,但是很可能會再次流浪。”張春祥說。
如何從根本上真正保障好流浪人員的合法權益,減少流浪人員,成了淮安市救助站考慮的重點。5個月后,張春祥帶隊赴徐溜鎮回訪,了解到黃秀芬原籍貴州,已離家出走十多年,因為在淮安并無戶籍,所以無法享受社會救助和醫療保障。張春祥當即聯系貴州省安順市救助站,協查黃秀芬的原始身份信息,并著手幫助其辦理戶籍事宜。目前,黃秀芬已經領取到自己的身份證。此后,相關部門也為其辦理了低保,保障她的基本生活。
淮安市救助站站長崔士云說:“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是困難群體保障的重要一環,這部分人員是否能夠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是檢驗社會救助安全網是否密實與牢靠的重要標志,是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被窗彩忻裾块T大力推進源頭治理行動,建立淮安籍返鄉人員信息臺賬、易流浪走失人員信息庫和定期回訪制度,原則上回訪頻率不低于每兩月一次,回訪期不少于一年,避免發生重復流浪現象。同時,針對乞討流浪老年人、精神障礙人員、危重病人、未成年人等不同對象,實行分類救助。滯留超過3個月又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受助人員,按政策進行落戶安置,幫助他們享受普通居民的社會福利和基本生活、醫療保障。
開展社會救助,一個都不能漏。近年來,淮安市持續深化低保專項治理,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農村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穩定實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兩不愁”目標。“城鄉低保提標”連續15年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提前兩年完成政策性兜底脫貧,提前一年完成城鄉低保并軌。淮安還簡化臨時救助審核審批程序,取消救助次數限制,“最多跑一次,無需開證明”的“溫情救助”模式在淮安全市推廣,讓救急解難更加快速高效。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救助 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