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聚焦
2020 哪些社會熱點跟你有關?
在海南海口,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車間生產全生物降解袋。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
一名年輕人在浙江杭州瓜山新苑“未來社區”的出租公寓內。新華社記者 徐 昱攝
(圖片來源于網絡)
治理塑料污染,中國有了“時間表”
【新聞事件】
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今年開始,率先在部分地區、領域禁限生產、銷售和使用部分塑料制品;2025年,塑料制品全環節管理制度建立,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該《意見》被視為“限塑令”的升級版,禁令覆蓋范圍更大、可操作性更強。
【專家觀點】
塑料行業設計、生產端應發展智能管理體系,實現“誰生產誰處理,誰購買誰交回,誰銷售誰收集”的管理模式。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
消費者需要提升環保意識,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最終倒逼塑料產業鏈轉型升級。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循環利用分會秘書長蔣南青
【編輯點評】
治理塑料污染,政府應強化執法監管,企業要加強技術攻關,公眾也要自覺踐行綠色環保理念,只有各方一同努力,才能創造一個沒有“白色污染”的世界。
戴口罩成為社會共識
【新聞事件】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嚴重威脅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做好疫情防控,醫院、商超、公交車、地鐵站等公共場合,戴口罩的市民隨處可見。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后,戴口罩也成為人們生活的常態。
【專家觀點】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情況下,隨時準備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地方,在通風不夠好的地方,都要堅持戴口罩。這種措施不僅可以防止新冠肺炎的流行,對于預防流感等其他呼吸道傳染病也非常有效,而且是保護個人衛生和身心健康的非常好的方法。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編輯點評】
如果說在平時,戴口罩與否是個人習慣,那么在疫情面前,戴與不戴,反映的則是文明素養的高低。它關系的不僅僅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防控大局。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和廣大人民群眾自覺佩戴口罩是分不開的。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但并不代表可以松懈,風險依舊存在,“口罩意識”仍需延續。
公筷“夾”出餐桌新文明
【新聞事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紛紛出臺政策,發出倡議,號召人們使用公筷公勺,有條件的實行分餐制,一股餐飲文明新風正在興起。
【專家觀點】
越來越多的人重視“舌尖上的安全”,認識到合餐可能帶來疾病傳播。應抓住這個契機,宣傳引導百姓養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習慣。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
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應發出全面推行分餐制的倡議,并制定統一的行業指南。以制度剛性保障餐飲企業推行分餐制的主動性。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
【編輯點評】
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有利于降低細菌、病毒帶來的感染風險。只要稍加注意改變一些傳統飲食習俗,就能更好地為自己的健康負責、對他人的健康負責,何樂而不為呢?
“新職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新聞事件】
7月6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發布“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等9個新職業。這是中國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15年版)》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三批新職業。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直播銷售員”工種,這意味著直播帶貨的主播有了正式的工種稱謂。
【專家觀點】
新職業不是人為設計出來的,而是在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中自然產生的。它們的誕生與發展不僅拓展了人們自主擇業、追逐夢想的空間,也為社會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中國就業促進會資深專家陳宇
依托互聯網新業態,未來必將有更多新職業陸續涌現,這些新職業將共同構成服務產業結構升級和居民高品質生活的中堅力量。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楊偉國
【編輯點評】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一些原本“小眾”的業態逐漸大眾化、普及化,走向專業化、規范化。“直播銷售員”等新職業的誕生,正是時代和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體現。
過上好日子也不能浪費
【新聞事件】
8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為制止餐飲浪費,全國各地開展諸多有益實踐,推動厲行節約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專家觀點】
在全社會倡導培養勤儉節約習慣,破除餐飲奢侈浪費等不良習俗,是利國利民的大事。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
要運用好大數據、互聯網等新技術,更好地把糧食、食品供給和大眾需求匹配起來,減少各種不必要浪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何建武
【編輯點評】
中國人口多、基數大,每人浪費一點,就會給糧食生產帶來較大壓力。要時刻緊繃糧食安全這根弦。無論發展到何種程度,勤儉節約的傳統決不可丟。
幫老人邁過“數字鴻溝”
【新聞事件】
移動互聯網時代,不收現金、打不著車、沒有健康碼無法乘坐公交車的尷尬場景時有發生。智能化、數字化讓社會運轉更加高效,卻給眾多老年人帶來一道難以逾越的“數字鴻溝”。
【專家觀點】
在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服務方面,對無法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提供多元選擇和替代方案。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
要讓父母融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除了買“硬核”產品,更要有足夠的耐心。
——南京師范大學發展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譚頂良
【編輯點評】
老年人不能成為數字社會的盲點。在推動數字社會建設進程中,也應留出一些非數字化空間,幫助老年人適應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這既體現公共政策的溫度,更折射社會治理的水平。
給租客一個安穩的“家”
【新聞事件】
9月7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這份被稱作“史上最嚴”的住房租賃領域規范性文件將對住房租賃市場秩序進行規范,促進住房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專家觀點】
《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的公布,將為后續各類房屋租賃政策的出臺起到指引作用。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
房產管理部門應建立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平臺為承租人提供更多房屋、房東、房屋中介及其他相關信息,能夠保證租客知情權、選擇權。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洪章
【編輯點評】
讓居處真正成為人們奔波一天后溫暖的港灣。推動《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法律法規出臺,將有利于推動“租”與“購”、“租”與“售”享有同等公共服務權利,從而真正實現“租購并舉”和“租售并舉”。
離婚冷靜期要來了
【新聞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近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30天冷靜期。
【專家觀點】
這只是離婚登記程序的調整,相關要件方面沒有本質變化。離婚登記程序的調整,主要是為那些草率離婚、沖動離婚的人增加一個門檻。
——民政部社會事務司司長王金華
民法典規定的協議離婚的冷靜期,體現出清晰的問題意識,即針對輕率離婚的社會現象,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也體現出法律背后的道德倫理基礎——尊重婚姻、尊重家庭、珍惜感情。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
【編輯點評】
離婚雖然是私事,但有一些“沖動式”離婚,并未給當事人帶來解脫,反而為雙方及其家庭帶來了更大的傷害。在冷靜期內,雙方可以認真檢視自己與配偶的感情,避免意氣用事,給有挽救可能性的婚姻多一次機會。
編輯:王亦凡
關鍵詞:離婚 專家 中國 新聞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