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公益資訊 基金會 公益人物 社會責任

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養老更需要“專業化溫暖”

2020年12月23日 13:50  |  來源:慈善公益報
分享到: 

慈善公益報(李希金)“確保到2022年底前培養培訓1萬名養老院院長、10萬名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這是民政部所發《關于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供給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的工作目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目前養老行業的人員及人才狀況。

今年3月,民政部發布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00多萬名老人入住約4萬個養老院,而工作人員只有37萬,其中護理員只有20余萬,一個護理員平均要服務近10個老人。

更為嚴重的是,盡管養老從業人員短缺,卻仍有大量專業人才與年輕人選擇離開。以上海為例,據筆者了解,目前養老護理員隊伍已經呈現平均年齡偏高(達50.9歲),而學歷水平偏低(大專及以上學歷僅占4.4%)現象,成為障礙提升護理服務能力與水平的因素之一。

一邊是老齡化不斷加劇,“銀發浪潮”席卷而來;一邊是養老行業人員欠缺、儲能不足。此長彼消,使供需矛盾日益彰顯,待解問題日漸突出。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等多部門聯合出臺《北京市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實施辦法》,首次將崗位補貼與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掛鉤,旨在用“真金白銀”吸引與留住人才。全國多地也相繼出臺了具有針對性的獎勵措施。

增加入職、培訓及崗位補貼,固然不失為一種立竿見影的“杠桿手段”,但畢竟只是一種短期刺激,其長效作用有待檢驗。因此,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依舊還是要走市場化、職業化、專業化道路。養老事業需要愛心孝道,是為一切的基礎。但客觀地講,孝道常囿于血脈親情,愛心也并不等于耐心恒心。作為與社會、家庭、市場緊密相連的養老行業,更需要科學的謀劃與管理,持久的職業與專業保障,在提升社會認同度、增加穩定性、減少流動性上做文章、下功夫。最忌“忽冷忽熱”,而最需持之以恒的“專業化”溫度。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養老 護理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 亚洲国产人在线 | 最新国产视频自拍2021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毛码 |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