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公益資訊
西藏和新疆健康扶貧取得決定性成就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杜超)健康是脫貧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動力,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舉措。
近幾年,國家逐年加大針對西藏衛生事業的投入,全區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建立并不斷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分級診療、全民醫保等制度也相繼建立。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介紹,經過五年多努力,現在西藏、新疆的嬰幼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孕產婦住院分娩率等關鍵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兩地人均期望壽命分別提高到70.6歲、74.4歲,當地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程度不斷提高。
加大醫療資源支持
在醫療資源總量上,“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兩地用于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包括公共衛生、醫療保障、醫療服務、機構建設、人才培養、健康扶貧、疫情防控等多個領域。五年來,16所組團受援醫院新開設專科288個,增設床位4390張,新購置了CT、磁共振、PET-CT等大型醫療設備1168臺。拉薩、日喀則和山南市人民醫院等一批新建大型、綜合性醫院拔地而起。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我國共有17個省(市)、16家國有企業和12個國家衛健委直屬單位承擔對口支援西藏任務,還有86家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西藏74縣85家醫療機構,“1+7”醫院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工作也正在開展中。
強化醫療管理服務
在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上,組團受援醫院實施“以院包科”和“五大中心”建設,打造區域醫療高地;縣級醫療機構實行“地市包縣”,即整合支援方整體醫療力量來支持受援縣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建設。同時按照“四個一”原則,幫助當地“解決一個醫療急需、突破一個薄弱環節、帶出一支技術團隊、新增一個服務項目”,以量變積累換來質變提升。
截至目前,西藏有400多種較大疾病不需要離開自治區,大多數重癥疾病在地市就能得到解決,2189項縣域新技術新項目在縣級醫院逐步推廣實施。急危重癥疾病、重癥疾病基本不出自治區就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救治。全疆50%的縣醫院能夠開展以前不能開展的顱腦腫瘤手術、頸椎手術、內鏡治療等復雜手術,兩地群眾常見病、慢性病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加強醫務人員專業培訓
為了幫助醫務人員提升專業技術水平,16所組團受援醫院中有9所醫院建成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實現人才培養“本土化”。五年來,援藏專家幫帶847個醫療團隊、2493名本地醫務人員,培養地市級以上醫院醫療骨干1927名、縣級醫院醫療骨干2302名,1187名醫生職稱得到晉升;“打包移植”內地先進經驗和技術成果1143項,共同攻關技術難題1520個,填補和刷新醫療技術空白1661項;申報國家級、自治區級科研項目929項。援疆專家與1368名學員簽訂培養計劃,舉辦各類講座3000場次,培訓地縣醫務人員9萬余人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470項,填補當地技術空白640項,帶領和幫助當地人才申請地廳級以上科研項目209個,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3篇。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參與組團支援和對口幫扶工作的醫務人員“白衣執甲”、堅守崗位,悉心指導受援醫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種處置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衛對口支援成果作出了貢獻。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醫療 醫院 西藏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