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引來一湖碧水,打造生態樂園

———洪澤湖的變遷

2020年12月17日 14:53  |  作者:王菡娟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長天藍藍,洪湖清清;眾仙戲游,柳岸鳥鳴……這是史料記載中的洪澤湖。洪澤湖,中國第四大淡水湖。然而,因養殖、非法采砂等人類活動過于密集,洪澤湖一度魚鳥稀少。

近年來,隨著南水北調東線的通水運行,作為南水北調東線調蓄水庫的洪澤湖又開始重現盛景。

一度魚鳥稀少

地處亞熱帶與南溫帶交界的洪澤湖濕地,是多種候鳥南北遷徙的密集交匯區。然而,上世紀80年代以后,洪澤湖濕地鳥類數量大幅減少,洪澤湖一度出現魚鳥稀少的景象。作為流域防洪的重要通道以及南水北調東線重要調蓄湖泊的洪澤湖,面臨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日益退化的問題。

段廣軍是一位典型的洪澤湖漁民,喝著洪澤湖的水、吃著洪澤湖的魚蝦長大。“以前水很清,可從80年代開始,水質就慢慢不好了,打上來的魚蝦也沒有以前多了。”段廣軍說。

“以前這里密密麻麻的都是船舶,很是壯觀。”站在洪澤湖岸邊,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水利局辦公室主任徐凌指著一片水面告訴記者。

長期以來,洪澤湖周邊水上人家以捕魚、養殖等水上作業為生,餐飲船、住家船停留在洪澤湖沿線的避風港內,長期水上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洪澤湖水質污染、水環境退化、水生態破壞等內源污染問題。

同時,由于洪澤湖資源豐富,湖底富含大量優質黃砂。受到高額利潤的驅使,大量非法采砂船一度涌入,非法采砂現象屢禁不止,嚴重破壞洪澤湖的行洪、蓄水和生態安全。

生態恢復

2003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規劃建設后,洪澤湖作為東線工程沿線的重要調蓄湖泊,從此也開啟了生態恢復之路。

2006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建立江蘇泗洪洪澤湖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含洪澤湖的大部分水面和濕地灘涂,也使洪澤湖生態治理的進程邁進了一大步。

據介紹,為解決洪澤湖水空間、水污染、水生態等突出問題,淮安市立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緊緊抓住其本源問題進行徹底整治。一方面,狠抓水體污染源頭治理。加強對沿湖污染來源企業執法檢查,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和超標準排放的,堅決停產整改,不達標、不復產。另一方面,加大養殖業整治力度,落實洪澤湖保護區的退漁還湖工作,有序清理圈圩養殖。

與此同時,洪澤區緊盯“非法采砂”。

“我們可以說是重拳出擊,聯合多個部門一起執法,最終實現了‘全面禁、徹底禁’的目標。現在看不到一條非法采砂船。”徐凌告訴記者。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洪澤湖和長江均實行為期10年的禁捕,以保護湖區生態環境。今年9月1日,洪澤區開始清理住家船、餐飲船,在11月底前已完成3600多條住家船清理任務。

打造“綠色家園”

洪澤湖的水一天天清了起來。

尤其是2013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通水后,洪澤湖獲得了長江水資源的補給,生態治理效果大幅提升,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從揚州抽取長江水,通過大運河、淮河入江水道等渠道,向洪澤湖進行補水。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質治理,讓洪澤湖的水質更加清澈。

“我們的大閘蟹特別好吃,我覺得比陽澄湖的好吃,水質好啊!”一進入洪澤區,司機師傅便很自豪地介紹。

洪澤湖人退湖進、水質提升,瀕臨絕跡的天鵝、紅隼等珍稀候鳥開始重現身影。

洪澤湖濕地,東方白鸛、丹頂鶴、琵嘴鷺、小天鵝、灰鶴、紅隼……這些早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珍稀鳥類,如今在洪澤湖時常可見。

據洪澤湖濕地保護區科研科負責人李愛民介紹,科考專家最近一次對保護區范圍內物種的全面調查顯示,十余年來保護區共記錄到鳥類147種,其中I類重點保護鳥類4種,II類保護鳥類12種;發現維管植物336種,浮游動植物289種,魚類68種,底棲動物61種,兩棲爬行類動物21種,哺乳動物16種。

“十幾年來,洪澤湖周邊的環境一天比一天好,鳥兒也一年比一年多。”段廣軍對洪澤湖這片水域,有著深厚的感情,看著洪澤湖的環境一天天改善,他看在眼里,樂在心里。

編輯:秦云

關鍵詞:洪澤湖 生態樂園 南水北調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影视免费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 | 亚洲中文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在线看不卡日韩AV | 日本在线黄免费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