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資訊

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現皇家稻田

2020年12月15日 11:09  |  作者:賈寧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賈寧)日前,由圓明園管理處聯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開展的澹泊寧靜遺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發現“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

11

澹泊寧靜遺址位于圓明園西北部,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雍正五年(1727年)時已建成,取意于諸葛亮《誡子書》中“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據史料記載,澹泊寧靜的主建筑是座“田”字形大殿,俗稱“田字房”。“田”字象征農耕,古代中國奉行以農為本,清朝皇帝不但以“田”為房,還在圓明園的稻田里舉行藉田之禮即親耕,并察看農事農時,以示對農業的重視。

22

藉禮是古代中國天子或首領親自耕田的典禮。清朝皇帝不但在先農壇的“一畝三分地”舉行藉禮,在圓明園也時常親歷耕作之趣。本次在圓明園發現的“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遺址,其文化內涵與三千多年前周原遺址中祭祀土地的“社”一脈相承,揭示了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和中華民族日用而不覺的文化基因。

此次在遺址附屬的皇家稻田首次采用植物考古的手段,對京西稻的種植開展考古學研究。京西稻又稱“御稻”,當年由康熙皇帝親自培育,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精心種植,并在玉泉山周邊開辟御稻田,所產御稻米供宮廷食用。新中國成立后,京西稻在北京市海淀區的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高峰期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

33

本次考古工作是圓明園管理處首次與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兩家考古機構聯合,開展圓明園遺址考古和研究工作,也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考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實踐,通過考古發掘進一步挖掘圓明園遺址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皇家園林所蘊涵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化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勞動教育與課程思政教育。

本次考古工作也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田野考古課程體系的創新,全程與考古專業、古建筑考古專業田野考古實習相結合,進而進一步激發相關專業學生投身考古事業的熱情,讓考古事業后繼有人、人才輩出。

長期以來,圓明園管理處不僅有力推進大宮門、紫碧山房、如園、舍衛城等遺址的考古工作,還在多個考古現場開展公眾考古活動,全程向公眾開放考古工地,進而向公眾展示中華文明取得的燦爛成就。本次考古工作不但全程開放考古發掘工地,還會通過各種方式及時與社會共享考古成果。

編輯:位林惠

關鍵詞:考古 圓明園 遺址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亚洲视频福利 | 亚洲另类久久久精品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 亚洲va成精品在线播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