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讀書>委員談民法典>一案一說
一案一說丨合同一方獲取不當利益,是否構成違約行為?
案情:
2013年2月,劉家花(乙方)與益客盛源公司(甲方)簽訂肉鴨養殖回收合同,合同上載明的結算方式為“車間屠宰完畢后,乙方憑本人身份證復印件,當批合同本、飼養日志、飼料單據、檢疫證明、車間胴體過磅單到公司原料部按胴體出成率倒推毛重結算,無特殊原因交鴨數量不足98%的,公司將按比例扣除乙方保證金并追究其違約責任。”
合同簽訂后,益客盛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向劉家花供應肉鴨鴨苗,并于2013年3月9日回收劉家花飼養的肉鴨。劉家花向益客盛源公司銷售肉鴨時,持當批合同本、飼養日志、飼料單據、檢疫證明、車間胴體過磅單與益客盛源公司進行結算,益客盛源公司將劉家花持有的上述書證收回后,向劉家花出具收購結算單三份,結算單上載明了合同單價。
劉家花認為,肉鴨回收價格是按照合同規定的肉鴨結算時回收價格的計算公式計算出來的,益客盛源公司向劉家花出具的回收結算單上載明的肉鴨價格比按照合同規定的肉鴨結算回收價格少了0.3元/斤。因此劉家花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益客盛源公司應當繼續支付在回收肉鴨時所收購劉家花肉鴨共計少支付的貨款12846元。益客盛源公司以劉家花沒有合同原件,雙方未曾簽訂過合同為由抗辯。
焦點:
劉家花與益客盛源公司是否存在合同關系?益客盛源公司的行為是否構成違約?
法條:
民法典第577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579條: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報酬、租金、利息,或者不履行其他金錢債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支付。
分析:
該案是典型的一方以合同履行中的優勢地位獲取不當利益,損害對方當事人權益的案件。益客盛源公司在回收肉鴨的時候將合同原件收回,爾后否認所簽合同的存在,導致養殖戶在肉鴨款被克扣的情況下,無法提供合同原件來舉證,這種行為嚴重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應屬違約行為。
人民法院認為,本案中,雖劉家花未持有合同的原件,但有證據可以證明合同真實存在。第一,相關證人證言證實合同原件為益客盛源公司持有;第二,益客盛源公司為肉鴨養殖戶賒銷鴨苗、飼料,從常理來講,其不可能不與養殖戶簽訂書面的合同以確保肉鴨的回收,否則益客盛源公司的經營風險過大;第三,同時起訴的其他六位養殖戶分別提供了他們持有的合同復印件或合同照片以及證明合同存在的視聽資料。因此,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規定,“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可以推定雙方簽訂過養殖合同。現益客盛源公司持有合同原件拒不提供,未按合同中約定的價格回收肉鴨,屬于違約行為,應繼續支付劉家花剩余肉鴨款及其利息。
法院判決益客盛源公司給付劉家花肉鴨款12760元及利息(利息自2013年3月9日之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銀行借款基準利率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
該案事實清楚,責任明確。人民法院在判決中,對益客盛源公司利用優勢地位獲取不當利益的行為進行了否定性評價,依法追究失信者的法律責任,保障誠實守信方的合法權益。該判決對規范該類養殖合同的履行、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養殖戶的合法權益具有意義重大,有利于明晰責任、確立規則、維護誠信,是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貫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合同 益客 客盛 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