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民企
江蘇打造商會發展生態圈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曾高度評價江蘇省民族工商業先驅張謇是“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先賢和楷模”。日前,全國工商聯商會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許多蘇商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指導蘇商探索中國特色商會組織發展道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江蘇的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增添了新動力。
這些年,江蘇省工商聯構建商會發展生態圈,不僅弘揚了蘇商“實業報國”的傳統,更在新的歷史發展條件下推陳出新,走在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的前列。
截至去年底,全省共有4325家各類商會組織,約占全國商會總數的1/10,會員總數達35萬個,鄉鎮商會覆蓋率超過97%;在省外建立了31家省級江蘇商會,180家市、縣級江蘇商會,推動成立了13家海外江蘇商會。另一組數據顯示,目前,34家省直屬商會黨組織覆蓋率已達100%,全省工商聯所屬商會黨組織覆蓋率已接近50%;省內有38家商會被認定為全國“四好”商會,299家商會被認定為省級“四好”商會,全國“四好”商會數量第一。
理順商會管理體制機制,是江蘇省工商聯構建商會發展生態圈最重要的改革舉措之一。
2018年,在中辦、國辦《關于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下發后,江蘇省工商聯主動與省委深改委、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溝通,及時下發了《關于促進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和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工商聯歸口管理省內異地商會、工商聯黨組領導工商聯所屬商會黨建工作、海外商會建設、構建商會發展生態圈等,并將商會改革發展列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
改革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更有險灘。為此,江蘇省工商聯突出靈活性與差異化,一方面,制定《吸納與行業主管部門脫鉤的行業協會(商會)實施辦法》,持續推進團體會員發展壯大,體現“脫鉤”不“脫聯”、“放權”不“放任”的工作方針;另一方面,堅持省、市、縣三級聯動,在政策寬松、基礎扎實的地區開展先行先試、為改革探路。
為了引領商會生態圈健康發展,江蘇省工商聯發揮“協調器”作用,通過機制建設,實現企業與政府、社會的良性互動,彰顯商會發展生態圈價值。
據介紹,江蘇省工商聯以三重機制保障政企協商要求有效落實。
一是組織和推動舉辦民營企業家座談會、政企協商會,構筑民企和商會代表與省級主要領導面對面平臺。今年以來,省委書記婁勤儉先后在連云港、蘇州主持召開了兩場民營企業家座談會。省工商聯配合省政協每年組織召開一次政企協商會,省長吳政隆和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二是推進部門協調合作,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統戰工作。經江蘇省委批準,江蘇省在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下建立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并在今年10月召開了協調機制第一次會議,29個部門為成員單位,進一步健全完善了政企溝通協商制度。三是工商聯“1+N”工作聯系制度得到了體制保障。今年,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和完善省政府部門與民主黨派省委、省工商聯對口聯系工作的意見》,截至目前,省工商聯與38家黨委政府部門、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建立了工作聯系。
據了解,在江蘇,商會參與了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起草工作,配合省紀委開展“江蘇民營經濟營商環境評價”“江蘇民營企業減稅降費獲得感評估”等,商會生態圈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取得成效可見一斑。
在協同社會治理方面,江蘇商會生態圈建設也作出了有益探索。例如,江蘇省工商聯按照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的有關要求,推動省委組織部批準成立省總商會黨委,明確提出“兩個全覆蓋”的工作藍圖。積極推動13個設區市建立了總商會黨委,全面推進省工商聯所屬商會黨組織應建盡建。發展商會人民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截至2020年7月底,全省已成立商會人民調解組織283個。
今年,江蘇的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經歷了疫情防控、“六穩六保”的重重考驗。一位工商聯負責人表示,“‘十四五’規劃在即,我們有堅定的改革信念,江蘇的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一定會有新作為和新成效。”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江蘇 商會發展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