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防止工業占比過早過快下降 發揮好工業對縣域經濟支撐作用
人民政協網江陰11月18日電(記者 王碩)“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要保持工業合理占比,特別要繼續夯實工業基礎能力,通過園區化推進產業集聚,發揮好工業對縣域經濟的支撐作用。”在近日由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主辦的中國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提出,目前我國工業在GDP中占比過早過快下降,應引起高度關注。
李毅中指出,對于全國大多數市縣而言,工業仍是立縣之本、強縣之基。要根據當地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產業基礎、市場狀況以及歷史傳承確定優勢產業,形成“塊狀經濟”;要適應“雙循環”新格局,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物產深加工滿足市場需求,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產業園區是發展工業的重要基礎,是促進鄉鎮企業改造提升、重組集聚的成功模式。李毅中認為,要通過園區化推進產業集聚,提升縣域經濟現代化水平。
針對目前出現的園區生產營銷難度加大,危險源、污染源集中等新問題,他指出,“這些新問題、新挑戰要靠數字化、智能化破解。”
但他提醒,數字化和智能化也不應一哄而上。
在調研中,李毅中發現,目前縣域工業企業情況各異,相當多的一部分企業還沒有達到謀求智能化的階段。
“應當實事求是,先去補欠賬、強基礎;先實現機械化,然后才能談智能化。”
李毅中特別強調,各地要重視夯實工業基礎能力,即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這些是工業整體素質的核心和競爭力的體現,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石,是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撐。”
為此他建議,要在縣域經濟中廣泛開展創建“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行動,提升工業基礎能力。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產生重要影響。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經濟運行正逐步復蘇。數據顯示:1月-9月累計全國工業增加值增幅1.2%,帶動GDP由負轉正0.7%。規上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逐步趨好;中小微企業的狀況也有明顯改善。
“但目前經濟情況尚未完全恢復。”李毅中指出,應當采取有針對性措施,繼續幫助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促進疫后工業復興。
他解釋說,穩定縣域經濟是疫后恢復振興經濟的重要方面。縣域經濟的工業企業多為中小微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穩住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就穩住了就業、穩住了民生。”
他建議,當前要在幫助中小微企業“去庫存、增定單、補資金、減稅費”上下工夫。通過工貿結合、產銷對接,打通產業鏈堵點;發揮網銷云購、線上線下、直播帶貨、打折讓利等新銷售模式開拓銷路,拉動消費;采取降息降準、質押貸款、延期還貸、改進服務等方式,彌補企業的資金短缺;盡快落實國家已經確定的一系列減稅降費的政策,各地再出臺優惠政策,減輕企業負擔。
同時,各地政府和部門應該給予行業指導,促進疫后縣域工業及中小微企業發展。尤其是要通過編制“十四五”規劃,凝聚鼓舞人心。
此外,李毅中特別強調,目前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基本素質對發展縣域經濟更顯重要。
第二代農民工文化程度、就業要求都有了很大變化。李毅中認為,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深入開展農民工的就業培訓、轉崗培訓,使他們能適應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要求。同時給予他們相應的支持,提高他們的地位,從而充分調動農民工的積極性,使他們成為縣域工業的主力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工業 縣域 經濟 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