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綠·聲音 綠·生活 綠·人物 綠·能源 綠·產業

首頁>生態>資訊

生態環境監測、生態環境標準統一方面再達共識

川渝致力打造生態環境區域協作示范區

今年區縣間已簽訂合作協議30余項,聯合開展11項執法行動

2020年11月17日 11:07  |  作者:溫宗萍 王小玲  |  來源:中國環境報
分享到: 

“共商共建共享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加強監測數據共享;建立健全川渝生態環境標準協同工作機制,逐步協同川渝兩地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近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在成都順利召開,川渝兩地簽訂了生態環境監測合作協議和生態環境標準協同兩項合作協議。

回首:

簽訂30余項區縣合作協議,川渝聯動體系基本形成

在今年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第一次聯席會后,川渝兩地隨即組建專項工作組,全面深化各方面合作,區縣間簽訂合作協議30余項,聯合開展了11次執法行動。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波介紹:“川渝兩地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有序開展、初見成效,區域‘一盤棋’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保的整體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川渝兩地聯合開展了瓊江、涪江等重點流域巡查,積極磋商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將銅缽河作為跨界水污染聯合防治試點;大氣污染防治方面,聯合成立了川渝大氣污染防治幫扶工作組,6月以來,在毗鄰區域開展了4輪打贏藍天保衛戰聯動幫扶行動;危險廢物轉移方面,嚴格實施“白名單”跨省市轉移制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聯動執法方面,8月,兩地啟動環保聯合執法行動,對涉VOCs企業開展了現場執法檢查,同時加快推進嘉陵江條例、土壤條例、固體廢物條例協同立法進程;協同督察方面,開展新盛河(任市河)跨界流域督察協調聯動試點,積極推進流域問題整改。

據介紹,今年以來,川渝兩地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四川87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達98.9%,川渝交界7個出川國考斷面全部達到優良水平;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總體為優,42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7.6%。

當前:

新增兩項合作協議,共謀監測協作、標準協同

會上,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和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共同簽訂了《深化川渝兩地生態環境監測合作協議》,以及《深化川渝兩地生態環境標準協同合作協議》。

“今年,我們在水、大氣、固體廢物等方面簽訂了7項合作協議,剛才,我們又在生態環境監測、標準統一方面達成共識,進一步拓展了合作領域,豐富了合作內容。”重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辛世杰說。

根據生態環境監測合作協議,兩地將按照統一監測規劃、統一基礎站點、統一標準規范、統一評價方法和統一信息發布的要求,共商共建共享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完善監測責任體系,深化監測工作協作,加強監測數據共享。

而生態環境標準協同合作協議,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導向,建立健全川渝生態環境標準協同工作機制,聚焦跨區域、跨流域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逐步協同川渝兩地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共同完善川渝兩地生態環境標準體系。

目前,兩地已初步構建起區域動態耦合排放清單系統,在川渝交界建設7個水質自動站,推進生態環境大數據共享綜合平臺建設。

未來:

抓住機遇、務實見效,打造區域協作示范

“川渝兩地生態環境系統加強戰略協同、規劃銜接、政策溝通和工作聯絡,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效。下一步,我們將不斷深化全方位、深層次合作,謀劃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區域協作示范。”王波說。

一方面,兩地將抓住戰略機遇,明確發展定位。川渝兩地將共同爭取盡快啟動雙城經濟圈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實現規劃同圖、計劃同步。同時,結合省市區域發展戰略,明確不同區域發展定位,比如毗鄰市縣生態環境部門要深化交界區域、流域生態環境共建共保,為推進兩地協同治理探索新路、作出示范,其他市(州、縣、區)則立足于自身實際,積極尋求合作。

另一方面,兩地將不斷完善和豐富工作機制和合作制度體系。切實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中的“任務書”轉化為“施工圖”,共同謀劃一批引領性、帶動性、標志性的重大項目,加快推動標準統一、規劃統一、措施統一,加快構建起凝聚協作、齊抓共管的大格局。

編輯:秦云

關鍵詞:川渝 生態環境區域協作示范區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狠狠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小蛇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二站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美国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