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文化>資訊
公共文化空間,彰顯鄉土人文之美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重要內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離不開公共文化空間建構。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對傳承鄉土文化、涵養村民精神生活有著重要意義。如何營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彰顯新的鄉土人文之美?值得深入思考。
營造鄉村美學
鄉村美學依托鄉土文化呈現出來。美麗鄉村建設,亟待構建一種新的鄉村美學與鄉村生活。
相比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國鄉村具有極富張力的自然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它們構成鄉土文化的重要內容,于無聲中熏陶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構建新的鄉村美學與鄉村生活,需要對鄉土文化進行重新認識,即重尋人地關系的和諧、追尋鄉土文化的基因、發掘鄉土文化的個性等。作為村民參與文化生活的重要場所,鄉村公共文化空間成為連接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重要橋梁。重尋鄉土人文之美,成為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營建的基點。
位于四川崇州道明鎮的竹藝村,就是一個典型。竹藝村置身于川西林盤景觀之中,擁有鄉土氣息濃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竹編。和大多數村落一樣,竹藝村也面臨著如何激活鄉土文化的難題。鄉村社區服務中心“竹里”的落成,提供了新答案。“竹里”之名,源于陸游《太平時》詩句“竹里房櫳一徑深。靜愔愔”。這座位于鄉郊田野上的青瓦房,以迥異于傳統鄉建的形式“漂浮”于林盤之中,定義了一種新的鄉村美學。
為回應詩句中的空間意境,設計師拾取原味鄉村特質,通過“無限形(∞)”的數字化拓撲找形,把“竹里”的內與外、竹與瓦、新與舊的關系,概括在“大象無形”的屋頂下,使其漸隱式地延展到自然中。建筑外墻創造性地引入原本多用于器皿類的、小尺度的道明竹編,結合模數化控制與傳統紋理設計,讓建筑的曲線美與設計美相契合,不僅很好地展現了該村特有的鄉土文化,更營造出一種既熟悉又新奇的美學體驗。整個建筑一氣呵成,遠遠望去,青瓦房與周圍竹林、樹木、田地以及遠山相得益彰,實現了當代建筑與自然鄉村的對話。
扎根獨特的鄉土文化,走出一條數字化設計與建筑傳統、人文環境相結合的鄉村美學道路,是設計團隊從“竹里”實踐中得到的啟示。
涵養精神生活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營建,不僅要做好形象設計,激活鄉村公共空間;更要充分拓展其內在功能,涵養村民精神生活。
新的公共文化空間,以什么樣的姿態進入鄉村,其實和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設計師在設計之前,需要認真思考鄉村需要一種怎樣的生活方式,思考人和土地的關系以及鄉村傳統生活與現代生活的關系等等。建筑營造不僅僅是一門技藝,更彰顯一種態度、一種價值取向,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營建,應該著力提升精神文化內涵,營造出村民真正需要、享受的生活空間。
在“竹里”成為竹藝村的地標之后,當地政府部門又將整個竹藝村的改造升級工作交到設計師手里。為使竹藝村煥發生機,設計師在村落中安置了一些對提升村民生活品質、對鄉村精神文化建設有積極作用的現代公共文化空間,如竹編創意館、第五空間(生活服務中心)、游客中心、青少年工作營地等,以點帶面,起到活化整個村落的作用,把村落打造成集生態、文化、產業、生活、公益于一體的發展系統。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營建,不僅要著眼于“遠”,為未來鄉村生活打下基礎;還要著眼于“近”,維系村民傳統生活需求。在云南大理云龍縣永安村,大到村民的婚喪嫁娶,小到鄰里間的日常閑聊,都急需開敞的室內外公共空間。之前,村里的公共活動空間只有永安下村的一個村民議事活動場所,上下村之間高差近百米,交通極不方便。考察了當地地形和環境后,設計團隊在路狹坎陡的永安上村,為村民營建了一處供聚會、議事、儀式之用的集體活動空間與精神記憶家園——村民議事中心,實現了打造“公共生活大空間”的目的。村民議事中心的長廊跌宕有形,村民在廊下可圍樹議事交流;內部建有村中會議室、檐下展廊等功能性建筑,極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了場所,就有了活動;有了公共文化空間,就有了更豐富的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品質也會隨之改變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實現鄉村文化的對外傳播,還要加強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設。
增強文化認同
鄉村建設應重視當地人文特性,融合建筑技術與鄉土人文之美。以一種共同建造的態度進入,才能真正與鄉村融為一體,增強村民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鄉村公共文化空間的共同建造,可以是老建筑與新建筑的對話、建筑師與村民的協商,也可以是建筑師對鄉土文化的尊重,是自然與文化的相融相生。村民有了文化認同,才扎得下根,才能讓“離土”生活變為“歸鄉”生活。
位于四川成都大邑縣安仁鎮的OCT“水西東”林盤文化交流中心,便在營建中保留了農耕文化用地與林盤田居的生活體驗。從高空俯瞰,建筑就像一塊散落在大地上的卵石,融入原有林盤景觀,營造出“圖畫宛然山遠近,人家對住水西東”般的美好鄉村畫卷。相比富有標志性的主體建筑,“水西東”的附屬構筑物更貼近村民生活日常,增強了村民的認同感。長廊與農耕輔助用房融入當地自然環境,也融入村鎮基礎設施系統之中。架在田野中的木棧道,不改變田野的任何形態,原生植被和四季耕作場面皆可入景,與建筑相得益彰。而農耕輔助用房,主要用于存放農耕勞作輪替的工具,滿足休息、餐飲等需要。
重新發現鄉土價值以實現鄉村振興,日漸成為當代社會的共識。設計者應在尊重鄉土文化、尊重人與自然的基礎上,深入挖掘鄉土人文之美,并觀照村民生產生活,將鄉村公共文化空間建設成富有鄉情鄉愁的場所。
(作者為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化 鄉村 公共 空間 鄉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