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鄉村振興 美麗鄉村 農業科技 精準扶貧 三農人物 品牌興農

首頁>農業>精準扶貧

江蘇淮安

結對子 鋪路子 富了農民“錢袋子”

2020年11月13日 16:54  |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今年引進的400畝新品種,每畝比老品種至少增收1000元,僅此一項,村集體年增收將超過40萬元。”日前,在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車橋鎮盧灘村芡實種植基地,面對前來回訪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工作人員,車橋鎮招商辦副主任、盧灘村黨總支原書記盧洪亮開心地說。

近年來,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以黨建引領爭創“服務高質量發展先鋒行動隊”為抓手,與省定經濟薄弱村——盧灘村黨總支結成幫扶對子,開展共建活動,積極出點子、鋪路子、教法子,幫助盧灘村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發展富民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使昔日村集體年收入不足5萬元的盧灘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堅持黨建引領 建設堅強有力的“火車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村級集體經濟能否快速發展,關鍵要看支部班子的思路和決心。時值2019年3月,春寒料峭,盧灘村村部會議室內卻暖意融融,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書記鄒芳剛帶隊與村黨總支班子成員正圍坐在一起召開座談會,精心研究盧灘村黨建工作和經濟發展規劃,明確了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為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富民強村中的組織領導作用,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與盧灘村黨總支決定建立常態化共建聯系機制,每季度進行一次黨建工作交流,每半年開展一次聯合“主題黨日”活動,每年召開一次結對共建座談會,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激勵黨員干部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和急難險重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一度成為全省唯一高風險地區。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與盧灘村黨總支共同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行動,成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疫情防控期間,該處黨支部積極開展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調研,推動出臺“財政貼息+金融支持”政策,及時將政策宣傳到基層鄉村;盧灘村黨總支則成立由8名黨員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務隊”,每天穿著紅馬甲、帶著小喇叭穿梭在村組和田間地頭,宣傳防疫政策,發放防疫物資,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讓黨旗在廣闊田野上高高飄揚。

  

壯大特色產業 打造富民增收的“助推器”


芡實是盧灘村的傳統作物,因其營養豐富,被譽為“水中人參”。但長期以來,由于一家一戶種植,規模小、技術落后,芡實資源沒有發揮相應效益。如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座談會上,村主任何波坦言:“我們現在最想做的是擴大芡實生產規模,最大的困難是缺少資金、加工機械和冷藏設備”。癥結找到了,辦法也就有了。

整合土地資源,擴大規模種植。在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計財處黨支部的幫助下,村里成立了“蘆家灘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村民個人入股方式,流轉土地450畝,整合人力物力財力,擴大芡實種植規模。年底,村集體從凈利潤中,按照每畝1000元的標準,向入股的農戶分紅。2019年,村集體凈收入就增加到20多萬元,入股農戶也從中得到了實惠。

爭取項目支持,延伸產業鏈條。針對芡實生產加工缺少資金、設備、場地等問題,該處黨支部積極想辦法,加強溝通協調,幫助村里爭取了芡實加工基地建設項目,利用產業富民項目資金,投資600多萬元,新建了加工、包裝車間和冷庫,購置了加工機械、污水處理等設備,對芡實進行深加工,拉長芡實種植產業鏈,實現了芡實生產從手工操作到機械加工、從賣干籽到賣保鮮籽的轉變,經濟效益翻了一番。

  

走出去請進來 當好農民群眾的“服務員”


為農服務、幫助農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不能當口號喊,而是要落在具體行動上。針對芡實產品銷售不暢問題,該處黨支部充分利用江蘇省南北結對幫扶平臺,主動牽線搭橋,幫助盧灘村與蘇州水八仙農業園區內多個企業建立了芡實產品供銷合作業務,打開了芡實保鮮籽的銷售渠道,解除了農民群眾的后顧之憂。目前,盧灘村芡實產品已成功打開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消費市場。

針對芡實生產缺少人才、技術等問題,該處黨支部充分利用科研院校科教資源,主動邀請揚州大學、江蘇省農科院組成專家團隊到村里指導,舉辦芡實種植培訓班,推廣新品種、培訓栽培技術,補齊科技短板,提高了生產技術水平。

如今,盧灘村芡實種植已發展到1800畝,芡實糕、芡實酒等高產品附加值的芡實深加工產品,也即將陸續上市。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芡實 盧灘村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成人字幕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中国年轻少妇毛茸茸 | 未发育女AV一区三区三区 | 日韩~欧美一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