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重慶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1分鐘組裝1臺車!“重慶造”汽車產業迎“加速道”
人民政協網重慶11月12日電(記者 付振強)全新設計語言、全新智能車機、全新藍鯨動力……今年6月,長安汽車乘用車高端產品序列“UNI”的首款新車UNI-T正式上市,推出豪華型、尊貴型、旗艦型3款車型。這一系列滿足了年輕一代消費者多元化的用車需求,但鮮有人知,這臺車型的下線,竟是主靠機器人組裝完成。
長安汽車兩江工廠內的智能化生產線。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11月9日下午,“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走進重慶兩江新區,記者在位于兩江新區魚復工業園區的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看到,700余臺工業機械臂正在“努力作業”,根據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車間的同步生產節奏,從鋼板到一臺UNI-T的組裝,只需1分鐘。
“對工業機器人而言,生產車間是它們的主場。機器人將工廠自動化率提升到了92%。” 長安汽車兩江工廠高級經理孫建軍介紹,今年疫情期間,工廠經過了智能化改造。目前,工人負責監看顯示屏,并根據提示備料、上件,每1分鐘就有一臺UNI-T從生產線組裝完畢。自今年6月21日上市以來,已經有超過10000臺車交付到全國各地消費者手中。
長安汽車兩江工廠內的智能化生產線。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長安汽車發起了“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將圍繞新能源、智能化等汽車產業未來趨勢,與多家企業、高校、機構展開戰略合作,打造汽車產業生態“朋友圈”。未來,該中心還將與長安五國九地的研發中心一道,協同開展產品開發及實驗驗證工作,為長安汽車轉型升級提供新引擎,助力重慶及兩江新區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長安汽車相關負責人向記者展示智能化汽車。人民政協網記者 付振強 攝
近年,重慶兩江新區著力向“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體系全面發力。今年2月,由北京理工大學重慶創新中心打造的汽車毫米波雷達項目正式在兩江新區落地,將為無人駕駛車輛提供更靈敏的“嗅覺”。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汽車 長安 組裝 產業 兩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