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大會發言
郝遠常委代表全國工商聯的發言:奮力推進新時代 民營經濟更高質量發展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目標和2035年的遠景目標,工商聯系統堅決擁護五中全會作出的各項決策部署,并將把深入學習貫徹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來抓,助力“十四五”任務目標高質量實現。現提出如下建議:
一、 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升級,促進民營企業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成果。建議出臺促進傳統產業和民營企業數字化升級的意見,利用數字經濟重構傳統產業發展模式;推動東中西部的大數據產業園、數字科技創新園等重點數字平臺同步布局和發展基于5G技術的數字基建;遴選和培育一批數字信息骨干民營企業,形成帶動示范效應;引導和鼓勵中小微企業上云上平臺、用云用平臺,并明確平臺方為企業賦能的責任;引導企業不斷向數字化車間、信息化工廠和智能化產品邁進,實現對產業鏈、供應鏈各環節實施大數據分析改造的目的。
二、 引導民營企業與黨同心同德共謀發展,堅定不移跟黨走。應逐步建立工商聯所屬商會參與民主協商的工作機制,搭建商會與政府職能部門的長效聯系溝通平臺,讓更多意見建議得以吸納。
三、 開展“萬企幫萬村”鄉村振興行動,引導東部民營企業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和升級。鄉村振興是對脫貧成效的持續鞏固和提升,推動貧困地區產業振興是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中之重。建議將“萬企幫萬村”行動納入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推動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作為助推中西部地區產業振興的重點工作,通過打造“萬企幫萬村”升級版行動,對口幫扶引導東部民營企業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有序轉移并結合中西部資源稟賦進行轉型升級,實現推動產業振興和化解外遷風險的“內循環”效應。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產業 發展 工商聯 振興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