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山水與工業如何交相輝映?——柳州見聞錄
新華社南寧11月10日電 題:山水與工業如何交相輝映?——柳州見聞錄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鄒學冕
11月的柳州,機器轟鳴,花香四溢,蜿蜒的柳江穿城而過,宛若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然而,誰能想到如今的宜居之城多年前卻是“酸雨之都”?
20世紀八九十年代,柳州煙囪林立,濃煙滾滾,粗放的工業發展推動著當地經濟增長,但也不可避免地帶來環境污染。
“在那個年代,‘工廠在城中、城在工廠中’就是這座城市的寫照?!蹦杲氖忻窭钣禄貞浀馈?/p>
近年來,柳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整治環境污染,樹立了“既要大力發展工業,又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全面調整工業布局,重污染企業退城進郊”的發展理念。
通過“關、停、并、轉”,柳州整治一批重污染企業,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結構逐漸向清潔能源轉變。如今的柳州生態,今年前三季度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97.1%,地表水環境質量在300多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
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說,發展不是為了經濟數字好看,而是要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感到幸福,這才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十三五”以來,柳州市積極打造工業強市,目前,已初步構建高端、智能、綠色、高效的現代制造城。“工業城市中山水美,山水城市中工業強”正是今天柳州發展的真實寫照。
柳州是全國聞名的汽車城,聚集著上汽通用五菱、東風柳汽等知名車企。這些企業與政府一道,不斷探索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同時,柳州市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出一系列鼓勵政策,不斷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如今,新能源正逐步成為柳州新的代名詞。在柳州街頭分布著6萬多輛新能源汽車,專用車位和充電樁隨處可見,這減少了汽車尾氣污染,綠色出行的生活方式正被眾多市民選擇。
作為千萬噸級鋼企,柳州鋼鐵集團不斷從粉塵、廢氣、廢水治理中挖掘潛能,降低成本,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礦渣、鋼渣,不但未造成固體廢棄物污染,還變為寶貴資源。
柳州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科負責人介紹,在降低排放方面,目前柳州鋼鐵集團已完成110平方米燒結機和第一、第五焦化廠改造工作,相關工序達到超低排放要求,工序排放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每年春季,滿城盛開的28萬株洋紫荊花為柳州添上別樣的色彩,整座城市一如粉色花海,引得游人紛紛拍照留念。連續舉辦10年的柳州國際水上狂歡節更是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佐證,F1摩托艇世界錦標賽對比賽場地的水質環境要求嚴格,柳州能被選為舉辦地,足見水質優越、生態怡人。
“生態”“綠色”引來八方客。不止于此,這座城市正發揮著它濃厚的工業特色,走出了一條工業旅游之路。
在柳州柳空文創園,高聳的煙囪、寬大的廠房營造出濃烈的工業氛圍,園區的草坪上,一件件被雕塑家改造的機械設備雕塑造型各異,吸引著游客的目光。
柳州文旅集團企業管理部招商運營經理韋娟娟說,柳空文創園原址是1958年成立的柳州空氣壓縮機廠,該廠舊址被政府劃歸柳州文旅集團經營管理,“未來在保護工廠遺存的基礎上,我們計劃將這里打造成柳州文化旅游、藝術演出的高地,把柳州工業文化和民俗通過富有創意的形式展示給游客?!?/p>
如今,柳州工業旅游已經成為廣西獨樹一幟的品牌,數據顯示,2019年柳州市接待游客超7000萬人次,同比增長30.6%。
編輯:曾珂
關鍵詞:柳州 工業 山水 交相輝映 見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