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經濟>資訊
再讀區塊鏈
2019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
時隔一年,2020年10月24日,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與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打造區塊鏈新引擎助力產業新升級論壇暨《讀懂區塊鏈》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新書作者、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向記者講述了這一年來他感受到的區塊鏈的變化。
“過去一年,區塊鏈發展進入新的階段,解決了過去幾年區塊鏈存在的污名化、理想化問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在推動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推動區塊鏈在數字代幣以外領域的應用,政策進入密集跟進產業、推動產業發展的歷史階段。
何寶宏指出,從創新角度看,過去一年發表論文持續穩定大幅上升;與此同時,行業組織快速發展,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成立的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目前已有407家國內外單位相繼加入,發展成為全球前三的區塊鏈行業組織。“金融方面的區塊鏈的應用仍然是全球關注的重點,僅從行業組織的規模和行業組織的會員的數量變化能夠感覺到正在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
何寶宏表示,在區塊鏈投融資方面,2019年同比下滑了30%,公有鏈及加密貨幣等領域的投融資超過了聯盟鏈或者許可鏈的投資。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區塊鏈企業的規模總體上趨于穩定,我國區塊鏈備案企業數811家,2019年起新增區塊鏈企業數量大幅下降,目前,基本處于人員和基礎的儲備階段。
與企業進入冷靜期相對,地方政府在過去一年投身到區塊鏈建設中的熱度升溫。當前,所有省份均啟動區塊鏈相關布局,一線城市居多,反應最快。據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國推出了區塊鏈相關政策,數量已經超過了去年的總和。何寶宏在采訪中提到。
在技術層面,區塊鏈技術架構保持穩定,2018、2019年白皮書里面的功能框架劃分未發生變化,已經達到國際標準組織的基本要求。何寶宏強調,基于核心技術(加密算法、對等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賬本存儲),區塊鏈整體功能架構為技術創新迭代提供基礎。
何寶宏認為,區塊鏈技術演進將會在核心技術層面不斷完善,但是還有一些具體的技術需要改良和優化。基于區塊鏈技術過去一年發生的變化,他判斷,區塊鏈將向更快速、更龐大、更互通、更安全、更可控5大方向演進。
在何寶宏看來,伴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場景更加深入,從商品溯源、司法存證、政務、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社會公益不斷拓展到工業管理、能源電力、數據交易、公共資源交易、數字身份、醫療健康。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尤其在性能、規模、安全性、應用場景不斷提升。
經過分析歸納,何寶宏將目前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場景分為生產協同、流通管理、產融管理、數字金融四個方向。“離金融近的成熟度高一些,離金融遠點的應用成熟度低一些;但是整體來看,區塊鏈跟實體經濟的融合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除了產融對接這種場景相對比較成熟之外,其他的大部分從落地來說還處于試點階段,整體成熟度相對較弱。”
對于產業區塊鏈,何寶宏進一步說道:“目前我們主要圍繞一些行業或者某些大型企業來展開,生態的建設問題,協同效應沒有顯現出來,孤島比較明顯,需要做跨鏈,提高應用的規模,從鏈到網要連成一張網,形成一體化的生態。”他認為,接下來,需要進一步發展區塊鏈技術的垂直應用,覆蓋從物到人、產業鏈“制造-流通-產融”的全過程。
編輯:秦云
關鍵詞:區塊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