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河南固始 管護農水設施 保證糧食豐收
正值秋高氣爽,日前,在河南省固始縣徐集鄉郭洼村寬闊平整的高標準農田里,幾臺收割機正在乘天搶收水稻。
“因為農田渠系順暢、排澇站閘給力,今年夏季雖然遭受了特大洪水,但我們種植的1800畝水稻仍然取得了較好收成,平均畝產1200斤左右,總收入可以達到120萬元,與去年基本持平。”鴻運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胡乃合走下收割機,滿有把握地說。
徐集鄉地處臨淮、低洼易澇,以前是有名的“大水窩”,“蛤蟆撒泡尿就能成洪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干群發揚“寧肯苦干、不愿苦熬”的信陽精神,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治河修渠規模空前,全鄉7條內外河流得到全面治理,先后完成的15公里主干渠、80多公里支斗渠、10大排灌站等工程,構成了澇能排、旱能澆的高標準農田水系。
多年來,徐集鄉黨委政府在充分發揮現有水利設施作用的同時,時刻不忘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維護提升工作。針對青壯年勞力外出多等實際,該鄉從大處著想、小處著手,每年冬春農閑時,組織人員對老化失修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整修加固;春灌和汛期之前,及時清除排灌渠道的淤泥雜草,保證村與村之間、組與組之間、田塊與田塊之間水路暢通;采取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先后開挖萬方大塘60多口,不僅蓄水保水能力大幅提升,也促進了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對排澇站閘設備定期檢修維護,避免排灌設施帶病運行,做到想排就排、想灌就灌;對排灌站閘等設施明確專人管理,強化監管責任,提升管護水平,通過管護讓農水設施“網絡齊全”“血脈通暢”。
“閑時維護,用時不誤”。7月中旬的特大洪水暴發后,當地借助完善的農水設施,第一時間開啟排澇機械搶排內澇,全鄉水稻、玉米等大宗農作物成災面積和損失被降到了最低限度。
馬曉沖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設施 管護 農水 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