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生態>資訊
數據平臺打通信息堵點,便捷企業網上辦事,推動區域管理精準發力
福建“生態云”助力環境治理不斷升級金秋十月的福建省福州市依然綠樹成蔭。不久前,在這里召開的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讓數字生態走入大眾視野,一時間成為社會焦點,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大力發展數字生態,加快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將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一直以來,福建省生態環境領域致力于深耕數字生態發展,從“污染防治攻堅戰”到“引領生態環境管理轉型”再到“助推治理現代化”,一路不斷縱深向前。
一張圖、一盤棋、一體化,“云”更全面
自2018年5月,福建在全國建成首個省級生態環境大數據云平臺并投入使用以來,不同系統之間割裂不相融、信息不共通的分裂局面就開始不斷得到突破和解決。如今,在“生態云”的助力下,系統集成、天地一體的“一張圖”不斷繪制完善。
在這張地圖上,任何一個地基上建起高樓,任何一個點上都集成了環境要素、集成了各部門的環境數據。通過在這張圖上不斷“增墨添彩”,拓展延伸個性化應用功能模塊,實現了不斷擴展、更具活力的機制,豐富了“一張圖”的內容。
將不同的模塊“攏”到一起,只是第一步。如何打造不同模塊之間的動態鏈接,使它們從相對分散組成有機統一的整體,成為重要方向。福建通過系統集成,將不同模塊系統通過組件化技術支撐,搭建了一套具有規范標準且數據互通的平臺。
模塊聚合了,用平臺串聯了,緊接著則要面對海量數據涌入后的運作問題。福建采取了精準直擊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創建了方便快捷的“駕駛艙”及快速聚焦的“一引擎”。例如,發現一處排污口,就能夠根據其基礎信息快速和相關信息進行聯動,提升了環境監測的效率和效果。
區塊鏈、精準化、大數據,“云”更強大
在“云”上,我們能做些什么?
督察信訪案件可以搭建在“云”上了。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獲取全渠道的信息和動態,并且及時入“云”。每個信訪案件從生態云平臺受理建檔、分發辦理、現場執法、結果反饋、審核把關到隨機回訪,全程都留有痕跡,實行閉環管理,每一個細節都可以追溯。
通過搭在“云”上的信訪機制,政府工作人員、執法人員、企業、群眾,都直接通過“云”來完成各自的事項,不僅免去現場工作的繁瑣和重復,更能夠形成相互監督、制衡的模式,責任鏈條更加明晰。
區域聯防聯控可以“看”得更細致了。這一年,福建將電力、能源數據連接進“云”,讓管控變得更加精準和精細。不僅如此,“生態云”能夠進行大數據的對比分析,通過用電分析,結合周邊大氣熱點網格,能夠迅速找出違法企業所在位置,系統自動推送可疑點位和用戶名,讓違法排污“無處遁逃”,更讓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能夠借助“云”上的“眼睛”,精準排查,依法查處。
此外,平臺將企業所有的生產設施和環保治理設施都進行監控并納入“云端”,能夠對企業的環保設施運行情況進行科學的數據分析。不僅如此,還能夠用“云”來檢驗企業在不利氣象條件下自主減排的成效,讓監管做到“有‘云’在上,有譜在心”。
利用“云”的高速便捷,可以進行集成作戰。定位快了,查詢快了,搜索也快了。一旦環境事件發生,通過云平臺就能夠快速定位,找到風險發生地點。通過查詢“一企一檔”,就能快速了解環境風險物質。再通過疊加氣象、河流等環境要素,搜索始發地周邊居民區等情況,通過“云”查詢并調取應急物資、組織人員處置情況,就能夠做到對環境風險“心中有數”。
一本賬,一條心,共聚力,“云”更溫暖
“云”變得越來越強大了,卻并不意味著高高在上,相反,“云”變得越來越有溫度了。
目前,福建著重引領企業同向而行。為企業提供便利和便捷,只進一扇門,只填一張表,所有的問題都在“云”里辦。為此,福建打造了“云”上的環保家園,所有排污企業只要登錄這個平臺,所有環保事項均可辦理。云上環保家園、環保醫院、環保超市……“云”上的環保家園,正成為方便企業的辦事服務中心。
通過“云”構建的數字畫像,福建實現了村莊的立體透視。村莊周圍的生態環境質量、風險點、群眾參與等信息,集成自然資源生態紅線、林業公益林、水土流失、鄉鎮斷面水質等數據,建成“一村一檔”,個性化推送問題改進建議,指導基層“對癥下藥” 。如此一來,通過“生態云”把千家萬戶連起來,逐步形成了“一張圖、一本賬、一件事、一條心”的工作機制,將群眾的“微行為”匯聚成“眾力量”,不斷推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自福建“生態云”建設由1.0版本正式進入2.0,大版本更新為“生態云”帶來諸多新功能、新用途,更為福建大數據與生態環境監管領域的發展帶來新契機、新動能。
接下來,福建正朝著“生態云”3.0的建設不斷發力。未來,福建將加快推進數字生態示范省建設,進一步擴大感知物聯網絡覆蓋面,推進數據、業務和技術全面融合,拓展人工智能AI應用的廣度和深度,推動“生態云”服務的便捷高效,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加快“生態云”平臺向3.0的跨越,實現提質增效。
編輯:秦云
關鍵詞:福建 生態云 環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