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旅游>資訊
歷史文化煥發古城活力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和對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提升,古城旅游不斷升溫。人們既可以在古城休閑,還可以了解歷史文化、品嘗傳統美味。潮州古城就是這樣一處旅游勝地,古城區內至今保留著大量獨具風格的明清古建筑,還聚集了數十家非遺文化展館、120多家客棧、30多家茶館和潮州菜館,成為人們了解“潮”文化的窗口。
古城的巨大魅力吸引了無數游人,開發古城旅游也因此成為不少地方推進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重點。不過,平衡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還需要打好歷史文化這張“牌”。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潮州古城吸引人的原因在于其所代表的潮汕特色文化,反映湘西地域文化的鳳凰古城、反映晉商文化的平遙古城等皆是如此。當歷史已經遠去,古城成為歷史的載體,前人留下的建筑雕塑、地方戲曲、手工技藝等歷史文化遺產讓古城在現代社會熠熠生輝。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根脈,正是發展古城旅游的前提與基礎。此前,個別地方“拆真建假”,將原有的古城拆除,重建仿古建筑和“假古董”,遭到了輿論的批評與游客的質疑。興建古城的初衷,本是為了發展旅游,搞活古城經濟,這樣一來,竟變成了一件舍本逐末的事。不少游客來古城參觀,想看的正是充滿歷史感的古老舊物,而非新建的規劃整齊的仿古建筑,“拆真建假”不僅損害了歷史建筑的原始風貌,更讓古城失去了文化的根脈。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州考察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時說,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他當時提出,要更多采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今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時進一步提到,不能一律大拆大建,要注意保護好歷史文化和城市風貌,避免“千城一面、萬樓一貌”。
保護好在地文化的同時,還要激發在地文化的活力。放眼那些經濟與社會效益兼得的古城,大多是盤活了在地文化,打造出了有影響力的古城品牌。有的憑借旅游演藝,將歷史典故與故事傳說搬上大舞臺;有的憑借品牌活動,將電影節和戲劇節與古城聯系在一起;有的憑借歷史名人,吸引了眾多慕名而來者。開發古城,要努力挖掘根植于古城歷史文化傳統的旅游業態,最忌諱千篇一律的連鎖門店。
古城的靈魂與生命力在于歷史文化,打好這張牌,方能激活古城的生命力。
編輯:楊嵐
關鍵詞:古城 歷史文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