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扶貧>資訊
廣西鼓勵留守婦女開辦網店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張迎迎)日前,《慈善公益報》記者從廣西自治區民政廳獲悉,廣西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解困幫扶、就業創業、合法權益等方面制定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措施,其中提出要鼓勵支持農村留守婦女開網店創業,并給予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申請提供便利。
重視農村婦女技能培訓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由于歷史、地理等原因,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是脫貧攻堅主戰場。近年來,廣西立足貧困地區婦女特點和優勢,多措并舉,形成了旅游服務等八個促進少數民族聚居區婦女就業的主要渠道,助力脫貧攻堅。
其中,以旅游為依托,廣西將民族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了民族特色文化與旅游的聯姻互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帶動各族婦女就業。馬山縣的壯繡正是通過中國-東盟博覽會、南寧國際民歌節等活動,被外界熟知,成為爭相采購的禮品,給當地繡娘帶來可觀收益。
而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明確支持鼓勵有培訓意愿和就業意向且具備勞動能力的農村留守婦女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幫助留守婦女提高適應生產力發展和市場競爭的能力,培養農村留守婦女中的技術能手、鄉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遺傳承人等能工巧匠,提升農村留守婦女的就業創業能力。
此外,《實施意見》提出要大力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生態等鄉村產業,為農村留守婦女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鼓勵留守婦女開辦網店
近段時間,直播帶貨成為農產品流通領域的熱詞。全國各地從縣長到一線生產工作人員,從代表委員到網絡紅人,紛紛開啟網絡直播為各地農產品帶貨。農村留守婦女作為鄉村振興中重要力量,通過開網店創業成為致富的方式之一。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到2020年,數字鄉村建設取得初步進展。全國行政村4G覆蓋率超過98%,農村互聯網普及率明顯提升。這為農村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創業提供了便捷的基礎。
為進一步鼓勵農村婦女利用互聯網便捷就業創業。《實施意見》提出,鼓勵和支持農村留守婦女開辦網店,通過直播、自媒體、微博等新媒體新模式,大力培育微商網紅,促進農產品生產銷售,實現留守婦女居家靈活就業創業。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早在2018年,廣西農村電子商務銷售額就已達12.3億元,通過“電商+產業+扶貧”融合發展模式,帶動了一批少數民族聚居區婦女從事特色產品的加工生產。如融安縣通過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打造出“特色產業+電子商務+精準扶貧”的“融安模式”,有效帶動各族婦女就業。此次《實施意見》的出臺無疑對廣西留守婦女是一個福音。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婦女 留守 農村 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