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為鄉村振興提供信息載體和精神食糧
2020年農業農村部“送報下鄉”讀報用報座談會召開本報訊(記者 王騰飛)9月25日,2020年農業農村部“送報下鄉”項目讀報用報座談會在云南昆明召開。來自貴州、福建、陜西、四川等9個省的讀者代表參會,用自己和身邊人鮮活的事例和故事講述讀報用報的收獲,并為進一步實施“送報下鄉”項目和提升《農民日報》辦報質量建言獻策。
向西部地區及東中部地區部分產糧大縣行政村贈送《農民日報》系農業農村部為農民辦實事的活動之一,項目實施11年來,為廣大農村群眾和基層干部全面深入了解黨的強農惠農政策、獲取科技知識和致富信息、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有效的載體,也為助力農民脫貧致富、促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和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廣泛歡迎和好評。
會上,讀者代表們一致認為,“送報下鄉”為鄉村振興提供信息載體和精神食糧,通過《農民日報》把黨的方針政策和豐富實用的資訊傳遞到農村千家萬戶,為廣大農民送去了黨的好政策、脫貧的好幫手和致富的金鑰匙,也送去了學習科技文化的好老師,讓各地農民群眾實實在在受益。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產業興旺離不開科技和信息助力。“雖然現在信息媒介很多,但我們更信任權威、專業的《農民日報》。”貴州省綏陽縣大山農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偉說,正是看到《農民日報》刊登的一篇《北鹿南養能賺錢》的報道,他萌生了養鹿的想法,通過調研考察、技術摸索和不懈努力,如今已發展成為貴州養鹿規模最大的“鹿大王”,帶動76戶山區群眾脫貧致富。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保障。對于廣大基層農村干部來說,《農民日報》對涉農政策解讀權威準確,是學習“三農”政策的好教材、開展工作的好參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塘前鄉水源村駐村第一書記曹杭煒表示,2017年剛到村里時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農民日報》里傳達的中央指示精神、分享的各地鄉村治理、脫貧攻堅的先進經驗,讓他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兩年來,在《農民日報》的幫助下,他進一步打開了工作思路、創新了工作方法,實踐出一套“145黨建扶貧工作法”,將水源村從原來貧困落后、矛盾重生的小山村變成全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支撐,《農民日報》是熱愛并投身“三農”事業人才的良師益友。畢業于河南農業大學的河南省新農人代表吳麒洋說,他一路讀著《農民日報》學習、工作,并從《農民日報》上了解到“區域公共品牌”的概念,進而涉足這一領域,探索出“專家智庫+當地政府+當地龍頭+集體經濟+社會運營機構”的路子,如今已成長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骨干力量。
讀者代表們表示,讀報用報讓大家受益良多,對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和文化振興有直接助力,希望“送報下鄉”項目能一直持續下去,讓更多的人享受到信息惠農的好處。
“讀者的喜愛和認可是對我們最好的鼓勵和獎賞,讀者的期待和需求也是我們辦好報紙最大的動力。”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表示,如今的讀者已經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要緊跟讀者的新需求,進一步增強報紙的權威性、可讀性和實用性,滿足讀者多樣化的信息需求,把報紙辦到農民的心坎上。
會議由農民日報社總編輯何蘭生主持,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張穆、云南省政府新聞辦專職副主任彭斌、農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楊志華、農民日報社黨委副書記李慶海參加了座談會。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農民日報 振興 農村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