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農業>資訊
吉林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94萬個
農家日子更紅火細雨蒙蒙,遠山含黛,湖面仿佛籠上薄紗。近處的花海卻更顯艷麗,一朵朵百日菊、馬鞭草沾著雨滴,愈加動人。這邊,幾名游客揮起絲巾拍照。那邊,又有游客買票——“9張!”
吉林省敦化市雁鳴湖鎮小山村村民盧秀芹正忙著售票,“自從加入專業合作社,收入越來越多了。”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要積極扶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專業合作社模式。
近年來,吉林省的許多村莊辦起專業合作社,農業效益提高,農民腰包變鼓,日子紅紅火火。
把村民帶動起來
“想讓村民富起來,光靠種植業還不夠。”幾年前,望著小山村秀美的風景,村黨支部書記史學良動了一個念頭:成立合作社,發展旅游業。
好風景守了祖祖輩輩,美歸美,真能當飯吃?“兩年之內,如果掙不著錢,可以把股份退回去!”史學良的一番話,打消了一些村民的顧慮。合作社籌集到資金900多萬元,建設基礎設施和旅游項目。
盧秀芹也入了股。農閑時節,在景區售票、驗票、管理客房,一個月能掙2800元。分紅可以取現金,也可以繼續投資入股,“我家繼續投進去了。”
每天賣票,盧秀芹十分清楚村里的變化:“頭幾年,一個月的門票收入才兩三萬元。到今年,趕上周末,一天的門票收入就能上萬元!”
發展旅游業,不光帶動了合作社成員,其他村民也受益。合作社成立時,有46戶村民加入,如今已有106戶。去年,小山村又成立了農業生態休閑旅游發展公司,形成“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成立合作社,就是想把村民帶動起來。”史學良說。
讓土地流轉起來
地理位置偏僻,農業生產不發達,發展怎么做到因地制宜?2013年,吉林省舒蘭市天德鄉三梁村黨支部書記李林森剛上任時,心里著急。細細分析,找到了癥結:農業產業結構單一,土地集約化經營程度不高,收入上不來。
三梁村成立了“三稻粱”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把傳統的玉米種植轉變為種植谷子、黑豆、高粱等,再精選、深加工,生產優質農產品。
雜糧雜豆,原來家家戶戶也種,合作社有啥不一樣?“一家一戶種,質量保證不了,散戶也賣不上價。有了合作社,讓土地流轉起來,統一使用有機肥,統一耕種,統一打造品牌。”介紹起村里生產的豆油、高粱酒,李林森一臉驕傲。
不遠處就是釀酒坊,村民王振龍在攪拌高粱,酒香四溢。就在幾個月前,因為疫情,外出打工不便,他還在為生計發愁。“哪兒也別去了,就上合作社打工吧!”李林森建議。半年多下來,王振龍越干越帶勁:按一天100元算,一年收入將近4萬元。“以前走南闖北打工,雖然工資比這里高點,但不穩定,花銷也大。現在家里有啥事都能照顧著,錢也能存下。”
目前,“三稻粱”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1500萬元,2019年成員分紅63萬元。
幫群眾腰包鼓起來
走進吉林省永吉縣西陽鎮興隆村的蔬菜大棚,一株株作物映入眼簾。“這是西紅柿,過幾個月才上市,比現在能貴好幾倍。”村民李喜武聲音響亮。這樣的蔬菜大棚,興隆村有74座。
興隆村曾經并不興隆,2015年末被列為省級貧困村,當時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3戶197人。2016年,村里成立了隆興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
103戶貧困戶,拿什么入股?合作社將上級扶貧資金折股量化,在利益分配上覆蓋全部貧困戶。
土地也能入股。村民孫延學用自家的1畝多地入股合作社。“以前自家種玉米,一年收入700多元。現在一年租金1200多元,合作社經營好了還能二次分紅。”孫延學還進了合作社的園區打工,一個月收入2000多元。
興隆村黨支部書記丁文福介紹,合作社采用“扶貧產業+村集體+土地入股+貧困戶+產業能人”的模式,“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幫群眾腰包鼓起來。”
截至2019年,吉林省共有農民專業合作社8.94萬個,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1日 02 版)
編輯:董雨吉
關鍵詞:合作社 村民 專業 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