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資訊 宏觀 金融 行業 國企 民企 人物 新資訊

首頁>經濟>資訊

飄香的蘑菇小鎮

2020年09月11日 09:43  |  作者:吳志紅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北緯25度的中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適中,為食用菌生長提供了理想的氣候條件。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正好就在這條食用菌生長黃金地帶上。近年來,安龍縣食用菌產業迅猛發展,小小蘑菇撐出了產業扶貧一片天。安龍縣的“中國蘑菇小鎮”緣起“蘑菇”,從2016年算起至今,這個易地移民安置區至少安置了萬余人,成片的蘑菇大棚已經成為那里的家門口的產業。

■■■小商會挑起大責任

安龍蘑菇小鎮是安龍縣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易地扶貧搬遷的主要安置點之一。小鎮由貴州中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總投資7.38億元,該項目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安龍縣棲鳳街道辦平寨村,占地面積24.9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2.62萬平方米,規劃建設安置房2202套。2018年,安置房項目建設全部完成,安置易地搬遷的移民1萬余人。

安龍蘑菇小鎮項目,還是黔西南州“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的樣本。去年,其核心企業——貴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榮獲貴州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表彰,11月,新晉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公司還取得了無公害產地認證和有機產品認證,是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

易地扶貧搬遷,從短期看,要解決搬遷居住的房子問題,而從長遠看,更需要解決搬遷之后的就業崗位。安龍蘑菇小鎮,恰恰是把搬遷與當地的特色產業綜合考慮,運用市場的力量來彌補政府投入的不足。因為商會、民營企業的參與,這個項目展現出更為典型的產融結合特點,譜寫了一個易地扶貧搬遷“搬得進穩得住”的安龍樣本。

2016年,經州工商聯引薦,黔西南州福建商會與安龍縣政府簽訂脫貧攻堅戰略合作協議,商會以商會骨干會員單位為主體,組建貴州中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5億元,建設安龍蘑菇小鎮。

“閩商在黔西南發展多年,已經把這里當成‘第二故鄉’。建設家鄉,責無旁貸。”8月23日,黔西南州福建商會會長、景地集團總裁陳才旺對人民政協報記者說。

為加快“中國蘑菇小鎮”建設,黔西南州福建商會會長單位、景地集團注冊成立了“貴州景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安龍蘑菇小鎮。公司生產加工園區占地260畝,規劃總投資3.15億元,目前公司已完成投資9000萬元,建成年產5000萬包超大型菌包生產車間、深加工車間等;建成生產栽培大棚253座;擁有種植大棚600多座,未來將建設種植大棚2000座等生產加工設施及配套設施。目前,該園區已成為貴州省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之一。

■■■家門口的產業

8月,出夏菇。安龍的蘑菇以夏菇出名。平寨村村民金劍的蘑菇大棚就在景地生物科技邊上,已經開始收割香菇。胖嘟嘟的香菇鉆出菌棒,像小傘,也像孩子攥著的小拳頭。

8月23日下午3點多,50多歲的金劍一邊收香菇,一邊跟記者聊。金劍以前在外打工,今年5月,金劍第一次包了兩個蘑菇大棚。“我是打建筑的零工,現在年紀大了,人家也不要我了。回來種蘑菇,帶孫子。”說話間,金劍的孫子、孫女拎著小桶湊了過來,小桶里已經盛了小半桶香菇。

在安龍種蘑菇能夠兩年種3茬,還沒到算總賬的時候,但金劍心里已經盤算過,不出岔子的話,今年這兩個棚4萬元應該沒問題。他告訴記者,企業是保底收購的,也有一些政府的補貼,“我們兩個老的平時也管得過來。實在收不過來,還可以請人收。請人每小時10塊錢。”

出岔子的情況幾率比較小。在老金的棚里,還有個姑娘,一打聽,原來是企業的人在巡棚,“我們有專門的技術指導。因為離得近,我們還要每天巡視,特別是對新的農戶。技術上還是很有保障的。”

金劍大棚對面是景地生物的廠房,剪菇車間里,大約有10多個上了歲數的人圍著工作臺剪菇腳,與金劍同村的80歲布依族羅庭芬大媽也在其中,剪刀噠噠作響。

“大媽叫什么名字啊?”記者問她。

“問名字干嘛?”羅庭芬反問道。

“給你發工資呀。”一位企業負責人開玩笑地對她說。

說到發工資,羅大媽臉上笑開了花。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老人剪菇腳十分麻利,每天能拿到60-80元。

在蘑菇小鎮參與蘑菇產業,是金劍和羅大媽的日常。現在,這也是許多蘑菇小鎮居民的日常。陳才旺說:“許多人在外打工,如果不想干了想回鄉,家門口的蘑菇產業都會給他們留就業崗位,算是有了條就業‘安全帶’吧。”

一邊是田間地頭,一邊是市場。農戶生產有保障了,企業的銷售又如何呢?據介紹,景地生物科技對蘑菇的開發是立體的。企業對香菇分級收購,分級售賣。公司不僅有大宗的初級加工品批發,景地生物科技還在研發新的菌類、蔬菜瓜果類的即食零食產品。目前,公司生產的“香菇脆”小零食,在互聯網上已經成新型“網紅”小零食,出貨量很大。

■■■利益分配機制以農為先

景地生物科技公司采用“龍頭企業+基地+合作社+新市民”的運營模式和安龍縣的“1210”脫貧模式。針對搬遷移民的新市民,該公司執行的是零門檻入棚種植,公司保技術培訓、保產品回收、保底收購;針對貧困戶,執行“1210”模式,即1戶貧困戶到園區種植2個食用菌大棚,1年實現10萬元收入。

利益分配,是農戶最關注的問題。景地生物科技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充分兼顧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制定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機制。

一是通過生產購銷合同方式,對食用菌生產合作社實行績效考評,依照考評結果兌現合作社收益;二是訂單式生產、保護價收購,充分保障食用菌種植農戶的利益;三是依照實際投資額和使用年限,合理制定食用菌生產大棚租金,讓租賃農戶有利可圖;四是公司每年拿出食用菌產業生產經營純利潤的10%作為扶貧基金,按年一次性分配給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1000元。

2018年,企業兌現合作社收益30萬元,香菇收購保護價9元/公斤(比市場價多1元),食用菌大棚租金1000元/個(無償提供菌棒),拿出當年食用菌產業生產經營純利潤的10%共計39萬元、一次性分配給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1000元,享受收益分配貧困戶390戶,為公司帶動菇農支付貸款利息40.97萬元。

截至2019年12月,公司食用菌產業直接帶動安龍縣棲鳳街道辦、招堤街道辦、錢相街道辦、木咱鎮等地的食用菌大棚栽培生產349畝,帶動農戶381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200余戶),年生產鮮菇524萬公斤,年產值8030萬元,戶均收入10萬元,直接或間接解決就業3000多人。



編輯:秦云

關鍵詞:蘑菇 食用菌 安龍縣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尹人香蕉99久久综合网站 | 丝袜美腿国产综合久久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卡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