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公益>社會責任
湖北荊門注冊志愿者人數累計達25萬人——
志愿溫暖城市 培育文明新風“這條路就是我家孩子的德育課堂,每次經過這里都要看上半天。”居住在湖北荊門象山一路的市民周麗說。這是一條500米長的“好人一條街”,一塊塊宣傳牌,展示了94位在抗擊疫情中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身邊英雄。
自2018年以來,湖北荊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目標,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靠民”,帶動了社會治理水平和城市形象的整體提升。
群眾需求就是工作導向
位于荊門市中天街的東方小區,曾是一個典型的“三無小區”。記者在改造后的小區看到,建筑外墻粉刷一新,道路干凈平整,停車井井有條。“環境好了,心情好了,大家都自覺養成了文明習慣!”小區居民黃勇高興地說。
東寶區青山路,是紫禁城小區2708個住戶及車輛出入的唯一道路,以前又窄又堵,路面坑洼不平,市民多有抱怨。改造后的青山路由7米寬兩車道擴寬至雙向14米四車道,兩邊分設3米寬人行道,路面總寬達20米。同時,優化了雨污管線,新設了交通標線。
群眾需求就是工作導向。荊門市成立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市委書記任指揮長,市長任第一副指揮長,下設7個專項工作組和1個督辦組。實行“雙包雙保制”,即市級領導包社區、市區兩級單位包樓棟,確保問題收集到位、處理整改到位,做到市、區、街道、社區四級整體聯動。
近年來,荊門市按照“規劃引領、優化布局、項目支撐、經營城市”的理念,改造“三無小區”692個,翻新中心城區背街小巷141條,升級改造農貿市場14個,安裝人車分離隔離護欄3萬多米、交通紅綠燈16處,新建和改造城市公廁57座,新增停車位10萬余個,城市功能和品位進一步提升。
“雙督雙考”推動常態創建
記者在掇刀區白廟街道月亮灣社區看到,裝飾一新的群眾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建有“書香之家”“晚霞之家”“紅色之家”“九淵書吧”等。“這里像家一樣!”社區居民趙勉華和另兩位老人一起,在這里志愿當起了社區“四點半課堂”義務教員。據介紹,荊門市城區居民現在步行1.2公里至1.5公里,就能到達基層公共文體設施,開展文體活動。
荊門市積極建設新型綜合社區,打造“15分鐘文體圈”。中心城區共有5個街道55個社區,這55個社區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面積由過去的平均200平方米,全部擴展為1000平方米以上,其中37個社區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養老服務、扶幼服務、物業服務、“三辦”服務、文化服務等功能一應俱全。在此基礎上,荊門市創新城市社會治理模式,在全市所有村(社區)推廣積分制管理,以正向激勵手段,倡導養成文明新風。
身邊的變化激發了居民參與熱情,工作的成果也需要運用機制來保障。為此,荊門市建立了“雙督雙考”制度,即專班督辦與部門督辦相結合,專項考核與模擬測評相統籌,大力開展明察暗訪。兩年多來,共組織開展了40項專項考核,10輪全域性測評,反饋問題清單5600余個,推動了創建工作常態化、長效化。
志愿服務傳遞城市溫度
“太漂亮了!老舊的樓房外墻煥然一新,我們每次從這里經過都會放慢腳步。感謝清清!”在東寶區泉口街道竹皮河社區瀏河新村居民點,一幅幅色彩明麗、生動有趣的宣傳畫,廣受居民稱贊,他們口中的“清清”就是瀏河新村居民祁清清。祁清清今年30歲,讀的是美術專業。6月初,祁清清到社區報名成為一名志愿者,并主動提出要繪制8幅大型宣傳畫,扮靚老舊小區的墻壁。
截至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人數累計達25萬人,注冊志愿者數量位居全省第三,志愿服務時長達393萬小時。荊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區干部職工常態化開展衛生清掃、公益宣講、交通勸導、關愛幫扶等志愿服務活動。
掇刀石街道名泉社區推出7個志愿特色服務板塊。“黨員志愿服務者、群眾志愿服務者、自治組織志愿服務者團結一心,為不同需求的居民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他們傳遞著溫暖、凝聚起社區強大力量。”名泉社區黨總支書記毛永家說。
此外,荊門市廣泛開展文明單位、文明村鎮創建以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志愿服務等群眾性文明創建活動;同時著力開展“千名干部進萬家”入戶宣講活動。
“動員群眾,服務群眾,讓群眾受益,這是我們在文明城市創建中堅持的工作導向。”荊門市委書記王祺揚說:“我們將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用文明裝扮城市、溫暖城市,讓城市成為文明的載體。”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0日 06 版)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社區 志愿 城市 文明